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1 . 1940年8月,中共苏院区党委实行三七分租(地主三成,农民七成),二五减租(由原租额减去百分之二十五),由对半分租改为三五、六五分租(地主三五,农民六五)和分半减息政策。这些举措(     
A.扩大了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B.满足了农民的土地需求
C.目的是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瓦解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这是一张由国际反侵略运动中国分会(1938年1月成立于武汉)印制发行的海报。该作品旨在(       
A.激励全国军民团结抗日B.促成国共两党再次合作
C.号召国际社会支援中国D.推动国民革命不断深入
3 . 20世纪30年代,中共中央决定将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政策调整为:给一切革命的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停止没收富农的土地及财产,允许有产阶级代表参加苏区政权管理工作,等等。上述调整(       
A.适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B.是为武装反抗国民党进行社会动员
C.表明党的中心工作以夺取城市为目标D.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争取广泛的支持
2022-06-09更新 | 10696次组卷 | 104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山西英才学校高中部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抗战胜利前夕,美苏通过雅尔塔协定初步确立了两国对华政策的基本框架:即双方在政治和军事上支持和援助国民党,帮助其实现中国政权和军队的统一;另外,也要求国民党进行民主化改革,接纳中国共产党和其他党派。此后,国民党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据材料可知
A.重庆谈判是美苏强权的产物B.美苏极力干涉中国内政外交
C.美苏均不希望中国发生内战D.重庆谈判有利于政治民主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从政权的组织结构来说,“三三制”原则规定了共产党员、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人士在这个政权组织中的人数各占三分之一。这样,在边区各级参议会和政府的选举中,许多其他党派人士、开明绅士、工商界人士、知识分子及社会名流均有机会当选,参与政权管理。这一原则
A.表明边区政府属于工农民主政权
B.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胜利
C.适应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
D.实现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任务的转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38年1月,国民政府发布《调整中央行政机构令》,将经济行政机构集中归行政院管辖,机构总数减少,公务人员总数由1936年底的3684名减至1938年的1516名。这些措施
A.顺应了民族战争形势的需要B.强化官僚资本的垄断地位
C.降低了国民政府的行政效率D.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7 . 下表所示为1940年陕甘宁边区政府部分县参议员、政府委员党派统计(单位:人)。陕甘宁边区政府的这一结构
A.体现了工农民主政权的性质B.适应了国内形势发展的需要
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D.壮大了反抗国民政府的力量
8 . 山西举人刘大鹏,辛亥革命后仍以清代遗民自居,直到民国二十六年后,才承认自己是中华民国国民。促其思想转变的原因是
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B.五四运动的感召
C.中华民国的建立D.全面抗战的爆发
2021-06-10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34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是没有选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的”。1940年,在政权的人员分配方面,毛泽东指出“给中间派以三分之一的位置”。这一变化旨在
A.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B.创建人民革命政权
C.扩大民主政治的基础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0 .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我党迅速做出战略性判断,并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坚决反对投降主义,制定了抗战、团结、进步三大方针,形成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重大政策。此决策
A.针对战略防御阶段的投降主义B.有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确立了我党抗战中的领导地位D.有利于粉碎日军速战速决计划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