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的”。《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规定:“凡居住边区境内之人民,年满十八者,无阶级、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与文化程度之区别……均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这主要是因为
A.民主革命性质发生变化B.社会经济形态发生变化
C.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D.工农民主权利发生变化
2 . 在新文化运动中,胡适主张:“几千年来的封建专制既然视孔子思想为正统,那么,孔子思想自然而然也要为专制负责。”但在1939年胡适担任驻美大使时,却为孔子思想正名:“中国之所以能成为自由主义及民主主义国家者,孔子之学说有以致之也。”胡适立场前后迥变的最大原因是
A.孔子思想的积极意义已被世界所认同
B.彻底否定孔子思想不利中国人民抗战
C.对儒学批判不彻底导致复古思潮出现
D.对传统文化认识的深化及其实用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40年3月汪精卫建立伪国民政府;5月张自忠将军在枣宜会战中牺牲;6月法国投降;7月日本提出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侵略计划;8月,华北八路军发起百团大战。据此,百团大战的意义在于(  )
A.正面战场以阵地战主动出击日军B.敌后战场以游击战主动出击日军
C.克服投降危险助长敌后军民声威D.国民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军队此战拖住日军主力近5个月,推迟了日军向武汉的进攻,为中国政府机构、工厂企业等的西迁赢得了时间,并且粉碎了日军企图聚歼中国军队主力数十万于鲁南苏北地区的计划,为持久抗战创造了条件。”此战
A.粉碎了日军速亡中国的企图
B.体现了抗战初期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C.显示了敌后战场的伟大力量
D.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胜利
2019-12-12更新 | 406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2019年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民国三十年,国立大学、武汉大学、西南联大等校招生考试中,“中外地理“试题中有这样的题目:四川为中国民族复兴根据地,其故安在?试就地理、地形、物产、人口诸端,分别说明之。“此举的出发点是
A.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提升中国民众抗战信心
C.使国人认识到日本劣势
D.推动早日开展战略反攻
7 . “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该段材料描述了哪一历史事件
A.洋务运动B.甲午中日战争C.五四运动D.抗日战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2008年上映的电视剧《中国兄弟连》讲述了:一次战役后国民党军队一个连去营救被日军围困的情报人员,与新四军的一支游击队在途中恰好相遇……两支“友军”在抗击日军的过程中联合杀敌成为生死兄弟。此种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地区
B.七·七事变后的江南地区
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时的西北地区
D.华北事变后的华北地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媒体大多采用临时增刊的形式,大量报道日本从满洲事变到全面侵华的照片。下列报道与史实不符的是(   
A.占领海南B.贺南京陷落C.救民于水火D.欢呼胜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