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1937年8月,共产党员宜伙父向胡宗南提出“对蓄谋已久、锐气正旺的日本侵略军必须采用游击战争”的建议得到赞同;随后,应胡宗南之请,宣侠父写文章《游击战争概述》,并在胡宗南部园中广泛传阅;1938年6月,在武汉军事会议上国民党政府做出“以游击成配合正规最”的决定。这表明
A.国民党开始实行全面抗战路线B.敌后战场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C.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D.游击战的优势被国民党认可
2 . 如表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布的战争指导方针。与此相关的战事(  )
以主力集中华东,迅速扫荡浙沪敌海军根据地,阻止后续敌军之登陆,或乘机歼灭之,并以最小限兵力守备沿海各要地。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八月十九日
A.取得了全面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B.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
C.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D.提升了华北敌后抗战必胜的信心
2021-10-25更新 | 88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梧州市岑溪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日军占领南京后,企图打通津浦线,将南北战场连接起来。对此,国民政府提出东面保持津浦线,北面保持道清线的“以守为攻”的抗战策略、,与日军展开大规模会战。这次会战是
A.武汉会战B.徐州会战C.太原会战D.淞沪会战
2021-02-0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梧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七七事变后的八年抗战中,中国国民党承担了正面战场的作战,为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以下关于中国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始终是中国抗战的主战场B.始终坚持全面抗战的路线
C.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D.奠定了抗战全面胜利的基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太行区的材料显示,1938—1939年抗日根据地群众要求的干部条件顺序是:“1.有知识,能斗老财。2.有办法,吃不了外村的亏。3.家里富,贪污了能包出来。4.会说话,能买好上级。”到了1940—1942年,排列顺序则为:“1.向穷人。2.敢和老财讲理。3.误(得)起工。”这一变化反映了
A.贫苦民众自主意识日益增长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逐渐扩大
C.抗日斗争形势已经逐渐好转D.边区政府注重农村干部选拔
6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共关系演变可概括为“合作-对立-合作”。能体现此变化的一组历史事件是
A.国民革命-北伐战争-遵义会议B.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太原会战
C.黄埔军校-西安事变-南昌起义D.五四运动-秋收起义-西安事变
7 . 1936年9月中共中央指示:目前把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同等看待是错误的。在日本继续进攻,国民党中央军全部或其大部有参加抗日的可能……一方面继续揭破他们的退让、妥协,丧权辱国的言论与行动,另一方面要向他们提议要求建立抗日的统一战线。这表明
A.蒋介石抗日态度已根本转变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本形成
C.中共党内“左”倾错误得到纠正
D.中共由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我们既是一个弱国,如果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国家的生存,那时节再不允许我们中途妥协。须知中途妥协的条件,便是整个投降,整个灭亡的条件。全国国民最重要认清所谓最后关头的意义。最后关头一到,我们便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这表明蒋介石
A.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弱国,必须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才能取得抗战的胜胜利
B.认为中途妥协的代价是巨大的
C.认为最后关头已到,惟有抗战才能求得国家生存
D.一方面准备抗战,一方面幻想和平解决
2020-02-0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梧州市蒙山县蒙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中共中央曾致电国民党中央全会,提出“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接受南京中央政府及军事委员会的指导”。中共中央发出此电文的目的是
A.国共合作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B.团结抗战抵抗日本入侵
C.以退为进保存革命有生力量
D.结束内战建设联合政府
10 . 下图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内公开出版发行的一些书籍。这表明
A.国共两党共同制定了持久抗战的方针
B.持久抗战成为国共两党的共识
C.国民党重视对持久抗战理论的研究
D.中共率先提出持久抗战的战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