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从1937年11月到1938年7月,武汉地区先后创刊、复刊的报刊达140余种。主要分两种
类型报刊
外地迁入《战时教育》《中国农村》《申报》汉口版、《战斗周报》《大公
报》汉口版等
各党派、群众
团体创办
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新华日报》、救国会创办的《全民抗战》、中华
民族解放委员会创办的《前进日报》等
这一现象
A.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B.表明国民党放松战时舆论控制
C.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有关D.适应了民族战争形势发展需要
2 . 1941-1942年,中共根据当时政治局面实行了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即“双减双交”的土地政策。1947年7月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9月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彻底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这一变化(   )
A.源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B.说明国共由合作走向对抗的变化
C.反映出中国社会经济有了一定发展D.表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滇缅公路是滇西各族人民用血汗和生命筑成的抗战生命线,由汉、彝、白、傣、回等十个民族共同修筑而成。当时,许多青少年学生也自愿奔赴工地筑路。各族人民为滇缅公路付出了巨大牺牲,每公里就有4—6名工人献出生命。材料反映
A.中国全民族团结抗战的爱国主义精神B.中国成为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
C.滇缅公路是中国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D.国共两党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电视剧《亮剑》成功塑造了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和国民党晋绥军某部团长楚云飞的形象。该剧中李云龙和楚云飞共同抗日的情景,你认为出现该情景的原因是
①国共两党的阶级立场相同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③国共两党坚持的抗战路线基本一致④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021-11-21更新 | 592次组卷 | 74卷引用:贵州省福泉市第四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 10月月考 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40年10月蒋介石接见英国驻华大使时说,英、美素以殖民地看待中国,实为最大错误,中国拥有大量陆军,可补充英美在远东陆军的不足。中国有资格和英美“平等合作”;此外在国民政府的努力下,1942年10月9日美、英两国政府分别通知中国政府,声明愿及时放弃在华治外法权及其他有关权益。材料说明
A.中国追求与英美有同等的国际地位B.中国向英美展示陆军强大的战斗力
C.美英希望接纳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成员国D.抗日战争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6 . 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表通电,主张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派,共同负责救国;停止—切内战;立即释放上海被捕之爱国领袖;释放全国一切政治犯;开放民众爱国运动等等。这一做法旨在
A.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促成全国抗战局面的形成
C.支持进步人士民主运动D.扭转全面抗战的不利局面
7 . 七七事变后的八年抗战中,中国国民党承担了正面战场的作战,为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以下关于中国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始终是中国抗战的主战场B.始终坚持全面抗战的路线
C.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D.奠定了抗战全面胜利的基础
8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共关系演变可概括为“合作-对立-合作”。能体现此变化的一组历史事件是
A.国民革命-北伐战争-遵义会议B.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太原会战
C.黄埔军校-西安事变-南昌起义D.五四运动-秋收起义-西安事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37年9月6日,在延安的中华苏维埃民主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更名为“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陕甘宁边区政府成为一个特别行政区。这一变更
A.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B.促使中国社会矛盾发生根本性巨变
C.揭开了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序幕D.适应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形势
10 . 毛泽东对骁勇善战的彭德怀评价甚高,曾经赋诗颂扬:“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奔驰,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在1940年,“横刀立马”的“彭大将军”指挥了
A.平型关大捷B.徐州会战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