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下图是《卢沟桥事变示意图》。该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A.中国局部抗战开始B.中国全面抗战开始
C.全面抗战路线形成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2 . 某学生绘制了抗战时期的时间轴(部分),如下图。图中空格处应该填写的事件是
A.东北抗日联军成立B.平型关大捷C.百团大战D.辽沈战役
3 . 八•一三事变爆发后,上海地区首辟东部战场。淞沪作战在开始之初规模并不大,但不到一个月便扩大为抗日战争的重心。淞沪会战(     
A.实行游击战的作战方针
B.使国民党精锐部队丧失殆尽
C.使日本侵华战略被打乱
D.实现了国共合作抗日的方针
4 . 美国独立战争和中国的抗日战争在美中两国历史上都占据重要地位。下列有关这两场战争的比较,错误的是
A.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都是反抗侵略的正义战争
C.都得到了国际援助D.都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
2021-10-21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三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下面是民国三十年的一幅宣传画。该作品旨在
A.促进国民革命不断深入B.推动国共两党的再次合作
C.激励中国民众团结抗日D.粉碎日军速亡中国的计划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这是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具有重大的军事和政治意义。该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B.淞沪会战C.百团大战D.枣宜会战
7 . “十年争战后,国共合作又。回念旧时人,潜然泪沾袖。”这首诗发表的背景是
A.日本法西斯开始大规模侵华B.阶级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D.国民政府组织徐州会战
2021-01-28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2020年8月中国内地上映电影《八佰》,讲述了史称“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在团副谢晋元的率领下,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该故事反映的是
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武汉会战

9 . 材料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加紧策划建立以汪精卫为首的伪中央政权,并对重庆国民政府进行诱降。1940年夏,日本乘德国军队在欧洲迅速推进,英、美无力东顾的机会,企图彻底摧毁抗日根据地,除去其南进的后顾之忧。为了打破其“囚笼政策",克服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投降的危险,华北八路军所属各级部队105个团约20余万人利用在华北地区的群众优势,对日军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进攻作战,故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经历了两个主动进攻阶段和一个反扫荡"阶段。百团大战共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毙死、毙伤、俘虏日伪军46000余人;破坏铁路474公里,公路1500多公里,桥梁、隧洞和火车站260多处,摧毁大量敌堡和据点;缴获一大批军用物资。日军在遭受打击后,惊呼“对华北应有再认识”。

——摘编自步平、王建朗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百团大战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百团大战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抗战期间,存在着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城市向乡村的文化转移,大批城市知识青年随着八路军和新四军来到乡村,为面向农民的大规模民族主义宣传提供了条件。这表明
A.中国文化重心已转移到乡村
B.农村文化的重塑推动了民族解放
C.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蓬勃开展
D.中共已经取得抗战文化的领导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