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刘吉在其主编的《中国共产党七十年》中记述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将给予中国革命以广大的深刻的影响,将对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发挥决定性作用。”这一记述表达了这样的认识,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A.标志着中国革命性质的根本改变
B.意味着国家政治统一的最终完成
C.推动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D.成为全民族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抗战打响后,国民政府提出“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湖南人喊出“中国如果要灭亡,除非湖南人全死光”的口号,四川人提出“只要四川不亡、中国就不会亡”。这反映出
A.中国抗战的艰巨性
B.西南地区是抗战主战场
C.川、湘地方军战斗力最强
D.全民抗战成为共识
2019-03-17更新 | 237次组卷 | 22卷引用:人教版必修一高一上册预习卷第16课 抗日战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38年5月中共中央指示长江局:立即成立鄂豫皖省委,领导津浦路以西、平汉路以东、浦信公路以南的广大地区的工作,以武装民众准备发动游击战争为中心任务,有计划地建立几个基干游击队和游击区。这一指示
A.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B.有助于配合正面战场的抗战
C.导致华北抗战态势发生扭转
D.推动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开展
4 . 1937年,德国《共和报》曾载文称:“上海乃世界最富庶城市之一,在日本垂涎已久,在中国必以死力抵御,原属意料中事。观于战况之烈,足见日本获胜之望尚属渺茫。”此处所言战事
A.揭开了中华民族全民族共同抗战的序幕
B.粉碎了日本“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迷梦
C.标志着中国军队取得抗日战争以来的最大胜利
D.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39年9月,日本为达到对国民政府诱降和军事打击的目的,集中10万兵力向长沙发起了进攻。第九战区代司令长官薛岳组织约24万余人参加此次战役。10月,日军陆续撤退,这就是第一次长沙会战。该会战
A.奠定了抗战进入相持阶段的基础
B.粉碎日军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计划2
C.使国民党政府抗战更为积极主动
D.振奋了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图是冯玉祥在1939年所作的漫画。画上的白话“打油”诗是:“妈妈在前爸爸在后弟弟播种哥哥打寇男女老少齐报国仇多产粮米把倭打走”。该漫画的主旨是
A.嘲讽日寇对华侵略
B.鼓励发展农村经济
C.号召百姓积极抗日
D.赞扬国共合作抗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蒋介石在一次谈话中指出:“余以为吾人革命所争者,不在个人之意气与私见,而为三民主义之实现。在存亡危急之秋,更不应计较过去之一切,而当与全国国民彻底更始,力谋团结,以保国家之生命与生存。”这表明
A.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得以消除B.蒋介石坚持了民族立场
C.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D.蒋介石始终坚守三民主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著名戏剧家田汉于1938年在中国军队取得某战役重大胜利后,写下了这样的祝捷歌词:“将士的喊声,震动了南部山东,榴弹掷处血光红,敌人如鼠我如龙。”这一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齐涛在《中国通史教程·现代卷》中说:“历史的车轮将经过这个统一战线,把中国革命带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上去。”“这将给予中国革命以广大的深刻的影响,将对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发生决定作用”。材料表明当时的中国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B.敌后战场成为抗战主战场
C.工农红军接受国民政府改编
D.全国性抗战局面已经形成
10 . 淞沪会战发生于抗战初期,粉碎了日寇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