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1937年8月,毛泽东强调要“发挥红军的特长”,创建根据地,开展游击战,钳制与消灭敌人。在此原则指导下,人民军队
A.粉碎了第三次“围剿”B.变敌后为抗日的战场
C.赢得长征的伟大胜利D.取得台儿庄战役大捷
2017-08-04更新 | 3063次组卷 | 53卷引用:第22课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学生学习清单)-【高效教与学】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
2 . 1938年,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解放》周刊连续发表文章,总结七年来党在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的经验教训,其根本经验的第一条便是“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分裂则败,联合则胜’,成为铁一般的定律”。这是中国共产党总结东北抗日斗争经验教训的第一次尝试。材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①总结全面抗战的经验教训 ②在东北地区长期坚持抗日斗争
③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准备 ④强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7-07-02更新 | 1401次组卷 | 38卷引用:第22课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学生学习清单)-【高效教与学】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
3 . 据统计,“民族”词在1911年年底前,《申报》可检索出的条目为243条,而到了1939年,则高达2369条;“中华民族”一词在《申报》首次出现是在1912年,1939年则达到了372条。这些变化的关键因素是(   
A.国民革命运动推动反帝斗争高涨B.土地革命激发了反帝民族意识
C.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内矛盾已消除D.全面抗战激发了空前爱国热情
4 . 1938年11月底,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在湖南南岳召开军事会议。会上,蒋介石明确提出:“政治重于军事,游击战重于正规战。”并要求,全国部队三分之一兵力配备在游击区域——在敌军的后方打游击。这主要反映了国民党
A.加强同中国共产党合作抗战B.完全放弃了片面抗战路线
C.高度重视敌后战场的战略作用D.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国民革命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在战士不情愿换掉已经戴了多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日帽徽的黄色军帽时说:“这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和红军帽告别吧!”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     
A.倡导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
B.争取抗战局面,保障工农割据
C.正面战场抗战,彻底消灭日军
D.促成统一战线,确保民族大解放
2020-10-09更新 | 363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10分钟课前预习练(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2课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6 . 抗战前,晋察冀边区的村政权,主要掌握在以地主、士绅为主的少数人手中,主要职责是完成官府交给的催征钱粮、征收推款等任务。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对村政权进行了改造,在边区大规模的开展村选运动,废除封建的以户为基础的同邻制度,普遍建立村民代表会和村公所。这种变化的主要目的是
A.为抗战积蓄群众基础B.扩大基层民主的范围
C.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建立农村苏维埃政权
20-21高一上·江苏南通·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938年10月,武汉失陷后,滞留在宜昌的大批企业、人员及物资,在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的指挥下,冒着日军的炮火和飞机轰炸,耗时数月,转移物资和人员到四川,完成入川任务。此举被誉为“中国实业史的敦刻尔克大撤退”。此事件的意义是
A.为敌后抗战做了全面的准备B.为持久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
C.形成东西均衡发展的工业布局D.粉碎日军“以战养战”企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平津相继陷落后,淞沪会战进行,日本企图在3个月内灭亡中国。蒋介石面对日本的强势进攻,寄希望于国联和英美,妥协与忍让在蒋介石的思想上占据上风。所以,在抗战的战略与策略上,蒋介石都显得缺乏更多的自信以及支持与民心。在此背景下,中共
A.发表停止国共内战一致抗日的宣言
B.实施三三制原则巩固抗日民主政权
C.制定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
D.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9 . 学者张天周指出,1942年,由史迪威和郑洞国指挥,中国远征军在缅北和滇西地区同日军进行了几次大规模作战,参战官兵将近20万人,日军被迫从东南亚和中国战场调集兵力进行支援。中国远征军的这些举措
A.支援了美军中途岛战役的作战行动
B.标志着中国战场对日战略反攻的开始
C.缓解了中国华北战场的抗战压力
D.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
10 . 电影《八佰》讲述了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奉命留守上海闸北,在1937年10月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英雄故事,这一壮举所属的会战
A.取得抗战以来首次大捷B.打破日本速战速决计划
C.取得抗战以来最大胜利D.标志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