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晚清以来,现代“民族”观念逐渐被引入。梁启超认为国民的独立自由是国家独立自由的前提,所以他的民族主义既肯定了人的基本权利和法律自由,也强调了国民拥有参与政治的权利。1917年李大钊比较明确地提出了“民族复兴”:的思想,认为“当以中华民族之复活为绝大之关键”。孙中山在“新三民主义”中也批评列强“不准弱小民族复兴”的观念。九一八事变爆发至整个抗战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国最为响亮的政治口号和社会性全民话语之一。

——摘编自黄兴涛等《民国时期“中华民族复兴”观念之历史考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民族复兴”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史实引用合理,阐述须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 . 自1927年南昌起义以来,人民军队先后使用过国民革命军、中国工农革命军、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等名称。人民军队名称的变化反映了(     
A.党适时调整民主革命斗争策略B.民主革命任务的变化
C.人民军队的性质不断发生变化D.民主革命重心的转移
2022-07-12更新 | 1397次组卷 | 2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沐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抗战初期,毛泽东认识到:“由于日本占领军人数很少,日本人不能掌握所占领的土地。他们的部队通常只部署在铁路沿线的居民点和城市中。而农村几乎全部掌握在我们的手中。”此论断表明当时中共
A.低估了日本侵华实力B.正确分析了敌我形势
C.主张对日军形成包围D.确定了抗日反蒋方针
2022-03-07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联考历史试题
4 . 美国《时代》杂志1938年1月3日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三个月)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将“日本的战争机器……卡住了13个星期”的是
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台儿庄战役D.武汉会战
2022-02-12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高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37年8月,中共中央正式确定抗战路线,指出:“今天正确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这一抗战路线形成于
A.“八一宣言”B.洛川会议C.瓦窑堡会议D.中共七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为《抗日战争部分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从中反映了
年代1937年1938年1939年1940年1941年1942年
阵亡人数12513024921316956233953014495187719

A.正面战场始终是抗日主要战场B.国民党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力军
C.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有巨大牺牲D.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障
2021-03-19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的认识也在逐渐改变。

材料一   严复在他的《论世交之亟》ー文中就认为: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明平等;中国亲亲,而西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国尊主,而西人隆民;中国贵一通而同风,而西人喜党居而州处;中国多忌讳,而西人众评。其于财用也,中国重节流,而西人重开源;中国追朴,而西人求欢虞。其接物也,中国美漆屈,而西人务发舒;中国尚节文,而西人乐简易。其于为学也,中国夸多识,而西人尊新知。其于祸突也,中国委天数,而西人恃人力,

——王人博《新民说:中国的近代性》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严复对待中西文化的值取向,结合所学分析这种价取向形成的原因。

材料二   各党各界,团结坚武;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方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

——摘自《毛泽东祭黄帝陵文》193745日清明节


(2)依据材料二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在1937年发表《祭黄帝察文》的原因和作用。

材料三       1972-1985年中美贸易的简表



(3)依据上表对1972年-1985年中美贸易的状况用史实进行说明。
2021-03-18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南校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曾表明抗战不是一年半载可以了结之事,必须“抱定三年五年如一日的精神……铲除短期得失之念,不致因小胜而浮,因小败而丧气”。“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城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这表明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曾表明抗战不是一年半载可以了结之事,必须“抱定三年五年如一日的精神……铲除短期得失之念,不致因小胜而浮,因小败而丧气”。“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城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这表明(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B.全面抗战路线成为国共的共识
C.国民党放弃了片面抗战路线D.国共抗战策略有一定的一致性
2021-03-15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沫若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做出这一决定的主要依据是
A.国内阶级矛盾激化B.国民党营垒出现分化
C.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D.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2020-09-05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田家炳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图是华裔王小亭于1938年8月28日在被日军轰炸的上海南站拍摄的一张名为“Chinese Baby的照片。这张“幼童孤身哭泣于废墟之中”的照片及相关新闻在欧美媒体刊出后引起了强烈反响。这
A.直接促进了西方对中国抗战的支持B.用事实揭露了日军滥杀无辜的罪行
C.表明日本侵华遭到国际社会普遍反对D.说明中国军民的抗日征途艰难而漫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