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新华日报》创刊后,在全面抗战时期的每个“五四运动”纪念日,都会登载各类文章以纪念五四运动。下图为1938年5月4日发表的社论《纪念五四》内容摘录。这些纪念文章
A.有利于发展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表明国共力量的对比变化趋势加强
C.抨击了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战的态度D.反映了五四精神内涵已经彻底改变
2 . 中国传统木版画基本手法是线描,根据地民间画家吴劳创作于1942年的《民兵》(下图)就是单线条木版画,简单勾画了四个走在田间的民兵,远处有大部队在前进。该作品反映了(     
A.人民群众成长为抗战主力B.中国传统绘画世俗化趋势
C.艺术之美服务于统一战线D.艺术创作根植于社会生活
2023-02-11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联盟学校2023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义勇军进行曲》自1935年诞生以来,因中共的宣传曾一度被禁止。1939年国民政府将该歌曲编入《中国抗战歌曲集》,频繁向国际推广。1948年,国民政府出台“禁止广播不良歌曲”的清单,《义勇军进行曲》名列其中。这一变化主要缘于(     
A.中国抗战取得胜利B.国民政府统治力的下降
C.社会主要矛盾改变D.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长城是古代中原王朝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处理古代世界一直无法彻底解决的欧亚内陆族群军事威胁的一种方案。……在世界近代史开启之初,明朝在具备强大实力的情况下,由于政权性格呈现“内向”特征,……对于海疆开拓甚为漠视,反而在北部陆疆、东部沿海大规模构建长城防御体系。明代中国这一做法,虽用较为经济的方式,在一段时间内维持了内政与边防、财政和军事之间的平衡,但从长期来看,并没有解决海陆边疆问题。在“南倭北虏”威胁之下,政府长期陷入财政危机与政权困境。

——摘编自赵现海《十字路口的长城》

材料二 在中国古代,修筑长城是历代王朝各项劳役中最为残酷、最具代表性的一项劳役,以致“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家喻户晓。近代以来,人们对长城的看法则经历了戏剧性转变。20年代末国内著名报刊《良友》写道“在现代物质竞争中,西方每占优势。……虽然中国建造长城时,美洲还没被发现,可惜今日长城老而无用了。”30年代初长城抗战爆发后,在各大新闻媒体的报道下长城被赋予了新的“身体”,出现了人的长城,铁血的长城等观念。1935年田汉在《义勇军进行曲》写到:“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意在重新唤起民众对于长城抗战的记忆。长城由此升华为一座更具精神意味的、新的长城。

——摘编自吴雪杉《长城:一部抗战时期的视觉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代修筑长城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民众对长城态度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44年7月,中共中央宣传部针对“英美大资产阶级有无革命性”的咨询,指示“多研究实际而少争论名词”,不能套用战略策略的简单公式。这一指示的作出主要是基于(     
A.日本发动战争的非正义性B.国内阶级力量的分合变化
C.营造持久抗战的舆论氛围D.巩固统一战线的斗争策略
6 . 1935年8月1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草拟了《中国共产党中央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主张停止内战,组织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对日作战。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9月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上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这种变化
A.扩大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B.铲除了实行土地革命的障碍
C.表明了国民党实行全面抗战D.适应了主要矛盾变化的需要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入关后,密切关注边疆事务,苦心经营,完成了对边疆地区的统一,建立起一个比以往任何朝代都巩固的“大一统”帝国。为了树立“大一统”正统王朝的形象,清朝抽去了“大一统”理论中“华夷之辨”的内容,改造为四海之内共尊一君的君主专制“大一统”观念,形成以推崇“大一统”政权为核心、以政权承绪关系为主线、取消华夷之别为特征的正统论,并将其贯彻于历史评断中,使之更有利于清廷的政治统治和思想控制。

——摘编自刘正寅《“大一统”思想与中国古代疆域的形成》

材料二   民国时期,封建帝制被废除,民族平等被写入约法和宪法,推动了边疆民族观的进步。治边思想由古代的“守中治边”转变为重视边疆地区。在边疆地区的施政方针上,由“因俗而治”转变为促进边疆内地化。南京国民政府提出了三民主义的边疆政策,在边疆推行省县制、改土归流、改革盟旗制度等,将边疆地区纳入中央政府的直接控制下,制定并实施了开发和建设边疆的经济政策,同时开展边疆教育,提高边疆各民族的文化水平。

——摘编自马玉华《治边政策:从清代到民国的梳理》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民族问题。194151日,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其中第十七条   规定:“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实行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尊重蒙回民族的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1947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省一级的内蒙古自治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民国时期在边疆治理上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陕甘宁边区政府探索民族区域自治的背景和意义。
2021-08-29更新 | 361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9-2020学年河南省周口市重点中学上学期高三摸底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八路军南下支队,又称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独立第一游击支队。南下支队的远征(下图所示),被毛泽东高度评价为“我党历史上的第二次长征”。八路军南下支队此举旨在
A.实现八路军战略重心转移B.应对战争形势变化
C.开始实施对日战略大反攻D.扩大晋察冀根据地
2021-12-02更新 | 343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1936年7月,中共中央规定,地主的土地财产被没收后,仍分给以耕种份地及必需的生产洪工具和生活资料,这就改变了1931年以来实行的“地主不分田”的政策;1937年2月10阳日,中共中央作出承诺,停止没收地主土地之政策,坚决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共同纲领。这一变化说明
A.民主革命基本任务发生变化
B.社会矛盾变化影响土地政策调整
C.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共识
D.全民族抗战促进救亡运动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面是20世纪三十年代末《妇女新运》上登载的部分内容,据此可知,该报刊(  )
文章主要内容
《妇女新生活应有的精神》参加战时工作的别的女性,有的平时也是席丰履厚的娇养惯了的,自是如今他们对于创伤的旅血,腐败的臭气,甚至于生了姐虫都丝毫没有厌恶回避,而在各医院、各收容站辛勤照料着伤病。
《新运与妇女抗战工作新运五周年纪念广播演讲坷》在当前的大背景下,妇女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如何做,从与女性切身相关的利益出发,是女性更切实的感受到了自身的责任感。
《慰劳组工作的概摘》详细描写了“妇指会”慰劳组在华中前线、慰劳负伤战士和在各医院的工作生活,女性已将自己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A.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B.利于女性主体意识与抗日救亡意识的提高
C.转移了国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D.致使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发生根本性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