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面是根据胡德坤的《论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绘制的1937〜1945 年日本军力和在华兵力变化表,以下数据表明
时间侵华兵力陆军师团投入战争的陆军总师团或太平洋战场兵力
1937年7月32个投入战争的陆军总师团34个
1941年2月35个投入战争的陆军总师团51个
1945年8月陆军105万人(约40个师团)太平洋战场陆军83万人
A.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主战场
B.中国战场是消灭日本军队最多的战场
C.中国战场始终抗击着日本陆军主力
D.中国人民为抗日战争付出的代价最大
2 . 下表为延安地区延川县第三乡321户(部分)阶级成分统计简表:
阶级1935年1月1939年12月
数目百分比数目百分比
贫民20463.713642.6
中农5015.612338.2
富农164.9227.0
地主123.800

由上表变化可知
A.消灭地主是中共基本政策
B.红军打破了国民党的封锁
C.边区政府注重根据地建设
D.敌后根据地土改成效显著
2018-01-2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树德中学2018届高三12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3 . 下表为陕甘宁边区.1937-1940年财政收入统计。这反映出当时陕甘宁边区
项目1937年1938年1939年1940年合计
全部岁入%100100100100100
外援%77.251.6985.7970.582.42
其他%22.848.3114.2129.517.58

A.得到同盟国的大力支援
B.财政具有对外依赖性
C.经济发展状况日益恶化
D.遭到国民党经济封锁
2017-12-23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本溪高中百校联盟2018届高三TOP20十二月联考(Ⅱ卷)文综历史试题
4 . “根据统计,国民政府在1938~1940年先后组织的大战役有:南昌会战、随枣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冬季攻势、桂南战役、绥西作战和枣宜会战……两年间,国民党军队共毙俘日军263251人,同时也付出了1019911人的重大伤亡。”这说明
A.国民党积极抗战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
B.国民党和共产党都是抗日的中流砥柱
C.国共合作是取得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D.国民党全面抗战增强抗战胜利的信心
5 . 据史料统计,整个抗战期间,中国的侨汇收入为95亿元法币。1939年国民政府的军费开支为18亿元,而同年的侨汇收入(含捐款)竟高达11亿元。这些侨汇的主要作用是
A.有助于填补当时中国的巨额贸易逆差
B.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的战时经济状况
C.体现海外侨胞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D.为全民族抗战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2017-12-20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城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12月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根据统计,国民政府在1938—1940年先后组织的大战役有:南昌会战、随枣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冬季攻势、桂南战役、绥西作战和枣宜会战等。第七次战役规模相当大,地域涵盖华东、华北、华中和西南地区,每次日军投入的兵力均在8—10万,中国军队投入的兵力至少在20万以上。……两年间,国民党军队共毙俘日军263,251人,同时也付出了1,019,911人的重大伤亡。”材料要说明的观点是1938—1940年间
A.国民党积极抗战,给日军沉重的打击
B.国民党和共产党都是抗日的中流砥柱
C.国共合作抗战,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D.人民群众积极支持抗战,给日寇沉重的打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有学者通过计量化的统计得出,在1938年底到1941年底,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南昌会战等9次大规模战役,占国民党22次会战的41%,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这一时期国民党还有大的战斗496次,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的44%,共伤亡137.6万人,占整个抗战时期伤亡人数的43%。材料可以表明
A.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B.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密切配合
C.在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仍在积极抗日D.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侵华的全部力量
2016-11-14更新 | 97次组卷 | 5卷引用:2017届甘肃省庄浪县第四中学高三上期第一次模拟历史试卷
8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的发端,《诗经》是先秦诗歌的代表。它反映了自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多年的社会生活。《硕鼠》《伐檀》等诗讽刺了腐败的统治者,表现了反抗的心声;《采薇》《君子于役》等诗反映了战争徭役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忧伤;《七月》等诗反映了初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表现了天人和谐的意识。
——摘自梁珂《论文化的时代性》
材料二:1902~1904年中国译书统计简表

——据左玉河《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
材料三: 1935年徐悲鸿在与王少陵的谈话中曾这样说:“艺术家即是革命家,救国不论用什么样的方式,苟能提高文化,改造社会,就充实国力了。欧洲哪一个复兴的国家,不是先从文艺复兴着手呢?我们别要看我们的责任小,要刻苦地从本分上干去。”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徐悲鸿积极宣传抗战和以画人为主、素描作为造型艺术训练基础的写实主义主张,巨作中国画《愚公移山》,表达出祖国人民在民族危难中,奋勇搏斗,夺取民族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和顽强意志。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概括《诗经》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说明当时中国译书活动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3)依据材料三归纳此时期徐悲鸿的艺术思想,并综合材料一、二、三谈谈你对文化观的认识。
2016-12-12更新 | 4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江西景德镇高三第三次质检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有学者通过计量化的统计得出,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南昌会战等9次大规模战役,占国民党22次会战的41%,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这一时期国民党还有大的战斗496次,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的44%,共伤亡137.6万人,占整个抗战时期伤亡人数的43%。由此最能说明
A.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仍在积极抗战
B.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C.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侵华的全部力量
D.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2016-11-22更新 | 290次组卷 | 48卷引用:2014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一模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