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师生们背井离乡,辗转奔波,常常要忍受饥饿和疲劳……艰辛难言。但师生们士气高昂,一路高唱《在松花江上》等救亡歌曲……他们在沅陵演出的《中华民族的子孙》《民族萌芽》等剧,轰动了整个山城。”师生们的壮举(       
A.声援了东北民众的局部抗战B.推动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D.掀起了爱国民主运动的高潮
2 . 1938年8月,湖北省政府决定成立湖北省立联合中等以上学校,合并了47所省立、市立和私立中等以上学校,湖北联中1.7万余名师生携带图书、仪器设备分别迁往鄂西、鄂北,并在日寇的炮火下反复迁徙,艰辛办学。这一行动的历史影响是(     
A.建立起全国战时教育新体制B.促进抗日反攻局面早日到来
C.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D.优化了鄂西北基础教育布局
3 . 1937年8月,国民政府要求战区各学校“于战事发生或逼近时,量予迁移。”因战争而失学的学生,符合条件可免试进入大学,同时对内迁学生给予生活和学费上的补助。上述举措(     
A.存续了持久抗战所需的人才资源B.奠定了抗战胜利的物质基础
C.推动敌后抗日根据地教育大发展D.鼓舞青年学子争当抗战主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据伪满皇帝溥仪后来回忆说,他的日本近臣在1942年曾特地介绍了对付八路军的“铁壁合围”、“梳篦扫荡”等战法,溥仪当时不解地问:“共产军小小的,何犯上用这许多新奇战术?”近臣马上说:“共产军”和国民军不一样,军民不分,这样的军队越打越多,将来不得了。”材料所述现象是由于中共(     
A.实行减租减息政策B.建立了联合政府
C.善于组织游击战争D.分田分地给农户
2022-11-29更新 | 469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拍摄于苏州华谊兄弟电影世界的《八佰》中描述了这样一幅场景:1937年10月28日下午四时,上海市商会设法由四十一号女童子军递送国旗一面,六时许,当人们看到中国旗帜迎风招展在四行仓库楼顶,租界内男女老少一片欢腾,高呼“中华民族万岁!”这一事件
A.发生于抗战相持阶段B.体现全民族共御外侮的精神
C.标志统一战线的形成D.意味着抗战以来的首次胜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38年3月,侵华日军第二军司令官西尾寿造表示“追剿眼前之敌,绝不是深入南进作战,为警备后方希望增加兵力”。国民政府则决定作战目的是收复鲁中广大地域,要将敌人消灭在临枣支路与韩庄运河间地区。如图中标示★处所示战役
   
A.用誓死抗争回击了“亡国谬论”
B.体现国民政府发起对日全面反攻
C.是抗战初期华北规模最大的战役
D.使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获得解放
2021-05-10更新 | 449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中国军队此战拖住日军主力近5个月,推迟了日军向武汉的进攻,为中国政府机构、工厂企业等的西迁赢得了时间,并且粉碎了日军企图聚歼中国军队主力数十万于鲁南苏北地区的计划,为持久抗战创造了条件。”此战
A.粉碎了日军速亡中国的企图
B.体现了抗战初期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C.显示了敌后战场的伟大力量
D.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胜利
2019-12-12更新 | 406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19年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近代上海报纸刊登《纪苏州一车夫》:昨日经过观前街,见一日本人,正在叫车,大呼:“至盘门(租界)大日本领事馆去!”车夫操吴侬软语道:“只拉我国的大国民,倭奴是不拉的。”这一记载可能出现于
A.1840—1894年B.1895—1911年
C.1912—1945年D.1946—1949年
2019-06-10更新 | 4813次组卷 | 56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19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38年3月5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我之对倭,在以广大之空间土地,求得时间持久之胜利;积各路之小胜,而成全局之大胜。”这里,蒋介石
A.表达了持久抗战的思想B.效仿中共全民族抗战路线
C.暴露出消极抗战的思想D.认为时空因素是胜利的根本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机密。……(五)无论从消耗敌人实力或击破敌人主力着眼,武汉必须坚守到底,并应疏散武汉人口,以期减少因敌机轰炸而发生之损失。”对这一文件理解正确的是
A.属于淮海战役期间
B.出现在抗战初期
C.体现全面抗战略线
D.作战任务如期实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