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美国《时代》杂志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下列哪次战役粉碎了日军的侵华“时间表”
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武汉会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电视剧《亮剑》成功塑造了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和国民党晋绥军某部团长楚云飞的形象。该剧中李云龙和楚云飞共同抗日的情景,你认为出现该情景的原因是
①国共两党的阶级立场相同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③国共两党坚持的抗战路线基本一致④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021-11-21更新 | 592次组卷 | 74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烈面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3 . 美国《时代》周刊1938年1月3日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三个月)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这里所说的将日军“卡住”的是
A.百团大战B.台儿庄战役C.太原会战D.淞沪会战
4 .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能够合作抗日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中日民族矛盾始终是主要矛盾B.国共两党阶级利益趋于一致
C.美、苏等盟国的压力D.全国人民的一致要求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陕甘宁边区的许多乡镇、村庄都建起了《解放日报》读报小组,由工农兵通讯员、各级工作人员与知识分子带领读报。到1944年,边区有1万多群众加入读报组。读报组的设立旨在
A.践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B.提高民众政治觉悟
C.动员人民反抗国民党统治D.宣传土地改革政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38年7月,中共中央致电,鼓励西班牙人民反抗法西斯,同时着力区分“人民阵线”与“民族统一战线”,明确中国统一战线的主体应是“民族”;10月,毛泽东在《论新阶段》一文中仍强调中国的统一战线“是民族战线,不是人民阵线”。中共中央此举旨在
A.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B.创新理论指导抗战实践
C.因应时势调整自身意识形态D.联合一切力量共同抗日
7 .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解放》《时代杂志》《学习》等报刊将纪念恩格斯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相联系,阐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这一系列活动
A.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B.旨在反对国民党的一党专政
C.提高了民众对革命前途的信心D.表明经济建设成为工作重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41年12月至1942年1月,中国军队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消灭日军数万人,取得大捷。此次战役是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盟军与日军交战的首场战役胜利,引起了当时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总统罗斯福也称:“盟军的胜利,全赖华军长沙大捷。”此次“长沙大捷”
A.提高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B.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计划
C.表明中国战场是抗击日军的主战场D.扭转了抗日战争的战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37年9月6日,在延安的中华苏维埃民主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更名为“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陕甘宁边区政府成为一个特别行政区。这一变更
A.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B.促使中国社会矛盾发生根本性巨变
C.揭开了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序幕D.适应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形势
10 . 《德阳人民的抗战故事》记载:1939年,什邡马井胡叶氏将……水田40亩捐作前方抗战经费;马井、隐峰等乡,父母送子,兄勉其弟,妻劝其夫从军;抗日战争中,什邡全县出征官兵达4592人,阵亡官兵172人。这则材料
①印证了中国抗日战争实现了全民族团结抗战   ②证明了什邡政府为抗日战争所做的动员工作   ③体现了四川人民支援前线抗战方式的多样性   ④有助于研究什邡人民在抗战期间的一些活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