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报刊词汇使用频率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的发展状况。下表为《申报》使用“民族”一词频率的变化,导致该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

“民族”检索条目数

1911

243

1925

502

1936

1507

1939

2369


A.武昌起义取得成功B.以国共合作为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C.亲历者记录的影像资料D.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抗战家书是一个民族泣血的记忆。有学者收藏到一封80多年前的家书,其中写道:“沪战两月,敌军死亡依情报所载,其数达五万以上。现在沪作战敌军海陆空军总数在廿万以上,现尚源源增援中,以现势观察,沪战纵有些微变化,决无碍整个计划”。经“沪战”一役
A.中国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胜利B.抗日战争自此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C.中国军队取得正面战场最大胜利D.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面是20世纪三十年代末《妇女新运》上登载的部分内容,据此可知,该报刊(  )
文章主要内容
《妇女新生活应有的精神》参加战时工作的别的女性,有的平时也是席丰履厚的娇养惯了的,自是如今他们对于创伤的旅血,腐败的臭气,甚至于生了姐虫都丝毫没有厌恶回避,而在各医院、各收容站辛勤照料着伤病。
《新运与妇女抗战工作新运五周年纪念广播演讲坷》在当前的大背景下,妇女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如何做,从与女性切身相关的利益出发,是女性更切实的感受到了自身的责任感。
《慰劳组工作的概摘》详细描写了“妇指会”慰劳组在华中前线、慰劳负伤战士和在各医院的工作生活,女性已将自己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A.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B.利于女性主体意识与抗日救亡意识的提高
C.转移了国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D.致使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发生根本性变化
4 . 1937年,英国记者贝特兰在书中写道:“‘特区’与以前的‘苏区’相比,发生了某些值得注意的变化。在政治上,这种变化体现为各个阶层现在都有权选举并参加政府。不再歧视地主,也不没收他们的财产。”当时“特区”实行的政策
A.促进了工商业经济的发展B.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加速了国民党政权的灭亡D.壮大了井冈山根据地力量
2020-07-28更新 | 380次组卷 | 20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15年《大刀进行曲》入选网络“十大我最喜欢歌曲”之一。该歌曲创作于1937年7月,歌词第二句先是“二十九军的兄弟们”,后改为“全国武装的兄弟们”。这一变化表明
A.国民党改变“攘外安内”的政策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全民族抗战已经成为社会共识D.国共两党矛盾得以基本化解
2019-11-27更新 | 223次组卷 | 18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于1958年。当年,由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范文澜领导,研究浮雕图片所需要的史料题材。经过精心挑选确定了八幅汉白玉大型浮雕,来表现近百年来中华儿女走向独立、走向解放的革命历程。

请根据下面四幅浮雕图片回答问题:

(1)请分别指出图一、图二、图三、图四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图一和图三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2)根据图三、四提供的信息,说明中国革命斗争的对象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图四反映的史实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共关系的演变可以概括为“合作——对立——合作”。能够体现此变化的一组历史事件是
A.国民革命——北伐战争——遵义会议
B.北伐战争——八七会议——太原会战
C.黄埔军校——西安事变——南昌起义
D.五四运动——秋收起义——西安事变
2017-11-14更新 | 416次组卷 | 35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长征期间,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民族矛盾加剧,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这一调整是指
A.召开中共二大,确定民主革命纲领
B.召开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路
C.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召开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