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31年通过的《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土地法草案》,提出了没收地主、富农全部土地,“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政策。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决定将土地政策调整为没收富农出租的土地,保留其自己经营的土地、商业和其他财产。这种调整
A.适应了民族战争形势的变化B.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促进了全面抗战路线的实施D.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022-06-04更新 | 609次组卷 | 18卷引用:云教金榜N+1联考2022届高三冲刺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36年1月,苏维埃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开第九次会议,决定“凡农民(就是地主也一样)因自己努力劳动而获得的出产,不论如何多,苏维埃政府都给以保障,不许别人侵犯一升一斗”。1942年的《陕甘宁边区政府保障人权财权条例》规定,“在土地未经分配区域,保证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及债主的债权”。这些政策旨在
A.彻底消灭封建剥削制度B.团结民众抗日以适应主要矛盾的变化
C.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完善国共对峙时期的土地路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中共中央在全面抗战一周年纪念日上发表文章并指出:“溯自卢沟桥事变以来,蒋委员长统筹全局,前线将士英勇奋战,各党各派精城团结,全国人民协力救亡,前仆后继,屡摧强寇,使我民族精神为之振奋,国际视听为之改观,最后胜利之始基为之奠定……”这表明
A.广大民众呼吁国共开展合作B.国人对抗战胜利充满信心
C.中共中央重视维护统一战线D.抗战形势已发生重大转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列是取材于同一时期的两幅漫画。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国共合作的实现保障了国民大革命的胜利B.打土豪分田地极大调动了农民革命积极性
C.抗日战争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团结意识D.国统区形成了以反美蒋为中心的爱国运动
2022-01-12更新 | 249次组卷 | 5卷引用:一轮巩固卷06-【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41年12月中共中央决定采纳开明绅士李鼎铭提出的精兵简政政策,整顿各抗日根据地的党、政、军机构,精简机关,充实军队,充实基层。据此可知精兵简政政策
A.减轻了人民的负担B.推动了民主政权建设
C.削弱了部队战斗力D.加快了抗战胜利进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38年,国民参政会在武汉成立,同年迁至重庆。第一届国民参政会的议员总数为200名其中国民党员89名,共产党员7名,中国青年党员7名,中国国家社会党员6名,中国社会党员1名,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党员1名,无党派人士89名。据此判断,国民参政会
A.为各党派的密切合作提供了平台B.是实行民主参政议政的权力机关
C.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D.满足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诉求
2021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表为1937-1943年间陕甘宁边区盐税收入统计情况。其中盐税占工商税收比重的变化主要是因为
年度税款(单位:券币)占工商税收比重(指教:1937100)
19371,868.50100
193849,247.5068.5
193929,895.5067.3
194044,060.0056.8
1941372,084.0046.3
1942489,576.0012.8
19434,471,490.0015.6

A.日本残酷的经济掠夺B.“双减双交”政策的实施
C.民族工业大量内迁D.自力更生运动成效逐渐显现
8 . 1939年国民党某刊物发表《成吉思汗的一生:一个中国民族英雄》一文,并于1941年公祭成吉思汗,高度评价成吉思汗;中国共产党在1939年此后几年,均公祭成吉思汗,视他为“中华民族”共有的民族英雄。这些举措
A.反映抗战期间国共两党一直携手抗战B.体现中国人对成吉思汗功绩的认同
C.推动全中国民族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D.意在营造全民族团结抗战社会氛围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抗战初期,日军大举进攻华北,凡是日军所到之处,通过出版报刊、散发小册子,以及绘制大幅墙画、标语、播放“东洋音乐”等方式,进行欺骗宣传。在危难之际,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乡村文艺运动发展起来。聂荣臻根据晋察冀三省社会实际状况组建宣传队和剧社15个;这些军队宣传队和剧社创新民间文艺形式,运用一切文化手段,初步形成了以“口头文化”“墙头文化”“钢板文化”为主要形式的乡村文艺景观。1939年2月,晋察冀边区文协通过建立晋察冀边区文化界抗日救国会,加强了对边区文化工作的领导,为乡村文艺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晋察冀边区党政领导十分关心乡村文化运动建设,仅1940年一年,“西战团”共培训“乡艺”文艺干部700多人。

——摘编自柳敏和《试析党在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乡村文艺运动》

材料二   1956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双百”方针的鼓舞下,文学艺术界的许多作家、艺术家,生动描绘人民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风貌,取得了累累硕果。老舍的话剧《茶馆》,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等,都是贯彻“双百”方针的出色作品。那时的文艺期刊也大量增加,仅1956年至1957年出现的文艺期刊就有18种,原有的刊物质量也有提高,扩大版面。1959年,文化部在全国各大城市同时举办“庆祝建国十周年国产新片展览月”活动,35部优秀影片同时展出。新中国的电影创作步入了一个辉煌时期,电影界称之为“难忘的1959年”。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3》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比较抗战时期根据地乡村文艺运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文艺工作的不同特点,并指出新中国成立之初文化政策调整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简要评析中国共产党在抗战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1937年,陕甘宁边区组织民主普选,参选率达70%,其中延长等4个县当选县参议员中各阶层所占比例如表1所示。
表1 延长等4县县参议员各阶层所占比例 单位:%
工人贫农中农富农商人知识分子地主
465251122
表1反映出当时边区
A.新民主主义理论在实践中推广B.抗日民主政权的性质根本改变
C.各阶层参加的联合政府的建立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了落实
2020-07-08更新 | 9983次组卷 | 101卷引用:2020年高考全国二真题历史变式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