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5 道试题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真题 名校
1 . 黄河——“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材料一   中国古人通过祭祀表达对黄河的敬畏。据甲骨卜辞记载,殷人每年多次举行黄河祭祀,以求雨、求丰年等。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的诸侯也常常祭祀黄河,以结盟、立誓或祈求战争胜利等。

材料二       

1903邹容在《革命军》中写道:“沿万里长城,登昆仑,游扬子江上下,溯黄河,竖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
1910革命派《民声》杂志发表组诗《爱之歌》,其中《黄河》篇写道:“吾族受此河流赐,产出一部民族志。”
1923李大钊在《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中写道:“扬子江、黄河可以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
1937国共两党代表在黄河边同祭黄帝,毛泽东亲撰祭文,“胄衍祀绵,岳峨河浩”“民族阵线,救国良方”。
1938《民族诗坛》发表诗歌《黄河》,诗中写道:“黄河!你这中华国族的母亲,现在你再也不能安睡,东方吹动了号角,杀声震变了天地。”
1939《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首演,“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歌声激起热烈反响,迅速传唱到各根据地和抗日前线。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说明中国古代重视祭祀黄河的原因。
(2)20世纪上半叶,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其时代内涵不断丰富。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予以说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抗战时期涌现了大量优秀的漫画作品。如图漫画内容(     
   
A.反映日军节节败退的情形B.意在动员民众等待时机
C.鼓舞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念D.寓意国共合作实力增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937年7月19日,国民政府代表在与苏联代表会谈中表示:“中国是日本进攻的首当其冲的目标,而苏联则是第二个。”国民政府代表作出此番表示意在(     
A.请求苏联调解中日矛盾B.争取苏联援助中国抗战
C.防止日军侵占中国东北D.促成美、英、苏合作抗日
2023-03-04更新 | 30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A卷)
4 . 下图为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的主要构成比例情况。从中可以得出,党在这两个阶段(     
A.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B.坚持统一战线方针
C.领导建立工农民主政权D.积极开展土地革命
2023-01-10更新 | 448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七校联合体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下表所示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某一战役三个阶段的作战任务。(     
第一阶段在正太、同蒲、平汉、津浦等主要交通线发动总攻击,重点破坏正太铁路
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摧毁交通线两侧和深入各根据地的敌伪据点
第三阶段主要任务是反击日伪军的报复扫荡
A.收复了华北地区的广大失地B.粉碎了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
C.延缓了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D.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多次提出要建立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并形成纲领草案,但国民党均予以否决。国民参政会也因为国民党将其性质定为咨询机构,使其成为统一战线组织形式的可能性不复存在。这反映了(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分散性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名存实亡
C.国民党维护一党独裁的统治D.国民党反对第二次国共合作
7 . 材料表明(     
1937年7月10日,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在卢沟桥事变爆发时对国民党提出的政治主张:
一、提前召集国民代表大会,制定全国上下一致遵守政治纲领,俾全国各阶层力量,能迅速集中,各方政治意见能彻底融洽,以树立政府之坚实抗战基础。
二、实现最低限度之民主政治,以增强人民对政府之依赖,并使人民得以自由发挥其抗战能力。
……
七、对广大战区中之劳苦人民,自由职业者,中小手工业者,失业公务人员等须有妥善之救济方法。
八、除汉奸外,宜从速开释全国政治犯,并取消以前有碍民众活动之各项特殊条例。
A.求同存异、团结抗战的民族凝聚力B.用各种手段团结一切力量共同抗日
C.国人拥护国共合作,积极参加抗战D.对于战争期间劳苦民众疾苦的关注
2023-01-04更新 | 63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六校联盟2022届高三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初,中华民族灾难深重。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国民党和中共都是以救国救民为己任而诞生的革命政党。当时,中国社会面临军阀混战的局面,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人,欲从广东北伐,实现国家统一,却陷入了内部分裂、组织涣散的状态。当时,苏联基于其地缘政治利益,愿意支援中国革命。19228月,孙中山接受了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建议,让中共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19241月,中国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以俄为师,进行改组工作。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中共全体党员加入了国民党。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激化。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呼吁国内各党派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612月西安事变发生,中共中央派周恩来等人赴西安,促使事件和平解决,并向蒋介石提出联共抗日等多项条件。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共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蒋介石。814日,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随后,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9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共的合法地位。至此,国共开始了第二次合作。

——摘编自王也扬《历史上的国共合作是怎么形成的》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促使国共两次合作的不同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两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及从中得到的启示。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19366月至10月,深入中国陕北进行实地调查,并将其所见所闻编著成《红星照耀中国》一书。该书于193710月在伦敦首次出版.19382月首次发行中文版。以下为该书的内容节选

有两个红军战士绰号叫“老狗”和“老表”,他们是从江西走过来的。我问他们“你们喜欢红军吗?”老狗说“红军教我读书写字,现在我已经能够操纵无线电,用步枪瞄准。”老表说“红军对待我们很好,我们从来没挨过打。我们打仗是为了帮助穷人,救中国。红军打地主和白匪,红军是抗日的。这样的军队为什么有人会不喜欢呢?”

有一个农村少年是在四川参加红军的。他告诉我说,他的父母是贫农,红军到他村子来分配土地,全体农民都欢迎他们,只有地主逃跑了。还有一个红军战士是福建来的,一个是浙江来的,还有几个是江西和四川来的等等。

他们来历不同,籍贯和方言不一,但这似乎并不影响他们团结。虽然他们几乎全体都遭遇过人生的悲剧,但是他们都没有太悲伤。在我看来,他们相当快活,也许是我所看到过的第一批真正感到快活的中国无产者。

——摘编自(美)埃德加·斯诺著《红星照耀中国》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陕北革命根据地建设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红星照耀中国》出版发行的影响。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敌后根据地,军区里有一批军旅漫画作者,他们以根据地为依托,以漫画为武器,转战太行,与日伪军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战斗……一边行军作战,一边挥笔作画。墙壁、山石,是他们天然的画板;矿物质、红胶土是上天赐给他们的最好颜料。所到之处,笔墨挥洒,被人们誉为一手拿枪,一手拿笔的“双枪漫画兵”……抗日军民在战争中逐渐发现,漫画传单具有较强的“杀伤力”,因而把它戏称为“纸弹”。

——据郑化改《不朽的艺术传奇:追忆抗战时期晋察冀敌后“漫画战”》

结合所学知识,以“敌后漫画艺术的价值”为题,写一则历史小短文。(要求:表述成文,条理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