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中央曾就土地政策作出决定:“在处理农村纠纷中,党与政府的工作人员,不是站在农民或地主的某一方面”“一切有关土地及债务的契约的缔结须依双方自愿。契约期满,任何一方有解约之自由”。作出这一决定的时间是
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2022-06-22更新 | 7385次组卷 | 59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山东历史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图是一幅抗战初期刊登的漫画(漫画右上角已破损)。此漫画主要反映了
A.日军分化中国政策破产 B.中国抗战急需国际支援
C.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D.中国战场形势发生转折
3 . 在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采取了一系列不同于“左”倾路线的正确土地政策,有效地激发了农民群众的革命热情;在抗战时期,毛泽东为党制定了符合全民族当时最高利益的减租减息政策,同样保证了广大农民参加革命斗争的积极性。这说明了(       
A.农民问题决定了革命的成败B.毛泽东思想指导了政策调整
C.革命实际促成革命方针变化D.党的农村政策已经日益成熟
4 .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逐步扩大。下列对这一时期根据地建设的表述,正确的是
A.巩固和扩大了革命统一战线
B.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最初尝试
C.设立边区政府作为民国地方政府
D.建立了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5 . 20世纪30年代,中共中央决定将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政策调整为:给一切革命的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停止没收富农的土地及财产,允许有产阶级代表参加苏区政权管理工作,等等。上述调整(       
A.适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B.是为武装反抗国民党进行社会动员
C.表明党的中心工作以夺取城市为目标D.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争取广泛的支持
2022-06-09更新 | 10768次组卷 | 105卷引用: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历史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39年10月10日,《新华日报》指出:“辛亥革命之所以能成就,积极进行群众工作,是其重要因素之一。而辛亥革命之所以不彻底,没有把广大群众真正动员起来,也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当时这一刊文的主要意图是
A.探寻辛亥革命失败主要原因B.肯定民众对辛亥革命的贡献
C.强调国共合作领导抗日战争D.敦促国民政府实行全民抗战
7 . 1941年2月,新四军苏北敌后抗日根据地阜宁县参议会召开,推选前国民党阜宁县党部书记长计雨亭为参议长,进步士绅杨芷江、开明地主庞友兰、商会会长王冀英为副参议长。这些措施
A.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原则B.扩大了中共的阶级基础
C.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挫败了日伪军的“扫荡”
2022-06-05更新 | 620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南京市金陵中学、南京外国语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图中八路军,新四军的臂章使用于(       
A.国共合作北伐战争期间B.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时期
C.局部抗战期间D.全面抗战期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31年通过的《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土地法草案》,提出了没收地主、富农全部土地,“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政策。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决定将土地政策调整为没收富农出租的土地,保留其自己经营的土地、商业和其他财产。这种调整
A.适应了民族战争形势的变化B.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促进了全面抗战路线的实施D.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022-06-04更新 | 609次组卷 | 18卷引用:云教金榜N+1联考2022届高三冲刺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从1937年11月到1938年7月,武汉地区先后创刊、复刊的报刊达140余种。主要分两种
类型报刊
外地迁入《战时教育》《中国农村》《申报》汉口版、《战斗周报》《大公
报》汉口版等
各党派、群众
团体创办
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新华日报》、救国会创办的《全民抗战》、中华
民族解放委员会创办的《前进日报》等
这一现象
A.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B.表明国民党放松战时舆论控制
C.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有关D.适应了民族战争形势发展需要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