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为反抗政府对学生运动的压制,1937年3月,三千多北平学生游行示 威,被警察镇压,几十名学生被捕。刘少奇撰文要求北平的同志“暂时避 免和敌人决胜负的战斗”,并警告说,再来几次运动,“最后就只剩你们几个布尔什维克在秘密的房子里抗日救国”。他的判断(     
A.犯了右倾保守主义的错误B.基于对社会矛盾的分析
C.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说明学生是抗日的主力
2 . 自1927年南昌起义以来,人民军队先后使用过国民革命军、中国工农革命军、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等名称。人民军队名称的变化反映了(     
A.党适时调整民主革命斗争策略B.民主革命任务的变化
C.人民军队的性质不断发生变化D.民主革命重心的转移
2022-07-12更新 | 1389次组卷 | 2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沐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41年,余所亚在桂林创作漫画《消夏图》,图中人物是国民政府官员的形象。该漫画旨在
A.抨击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战的态度B.反映和平建国已成为人心所向
C.昭示中国抗战必将取得最后胜利D.强调坚持持久抗战的正确主张
4 . 抗战初期,毛泽东认识到:“由于日本占领军人数很少,日本人不能掌握所占领的土地。他们的部队通常只部署在铁路沿线的居民点和城市中。而农村几乎全部掌握在我们的手中。”此论断表明当时中共
A.低估了日本侵华实力B.正确分析了敌我形势
C.主张对日军形成包围D.确定了抗日反蒋方针
2022-03-07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37年8月,陕甘宁边区八一运动会开幕式上,毛泽东指出:“我们现在只有一个方针,这个方针就是坚决打击日本!立即动员全国民众、工农商学兵、各党各派各阶层,一致联合起来,与日本帝国主义作殊死的斗争……我们今天这个抗战动员的运动大会,不仅是运动竞赛,而且要为抗战动员起来。”通过此材料,可以得出
A.国共两党的矛盾将得到化解B.体育运动服务于全民族抗战
C.边区体育运动形式多种多样D.全国性的战时体育运动兴起
6 . 美国《时代》杂志1938年1月3日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三个月)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将“日本的战争机器……卡住了13个星期”的是
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台儿庄战役D.武汉会战
2022-02-12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高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1935年,中共中央通过共青团号召广大青年:“把反日救国运动扩大起来!到工人中去,到商民中去,到军队中去!”该号召旨在
A.配合红军战略转移B.壮大联合抗日力量
C.培养革命骨干力量D.促成国共两党合作
2022-01-14更新 | 191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37年8月,中共中央正式确定抗战路线,指出:“今天正确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这一抗战路线形成于
A.“八一宣言”B.洛川会议C.瓦窑堡会议D.中共七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中国共产党于民国二十七年创刊的《新华日报》,刊登了《蒋委员长告国民书》:“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这说明国共两党
A.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认为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C.认同全民持久抗战的战略方针D.赞同在华北敌后开展游击战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40年9月7日,蒋介石下令“各战区应以十八集团军此次在正太、同蒲、平汉各路之游击破坏动作为法则……加强敌后游击战,专以铁路、公路、水路各交通线与兵站、仓库、飞机场等实施有计划、有组织之长期破坏。”材料反映出
A.防御阶段敌后战场的抗战B.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全面开展游击战
C.国共两党均开展过敌后抗战D.国共两党的抗战路线逐渐趋向一致
2021-08-27更新 | 126次组卷 | 32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3月)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