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抗日战争进入战略_________阶段
(1) 时间:1938年秋,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
(2)原因:从日本方面看,日本占领了广州武汉后,战线太长,兵力、财力、物力不足和抗日根据地严重威胁后方,日本基本上停止了正面战场大规模战略进攻;从中国方面看,正面战场上连续败退,人民抗日力量还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斗争才能打败侵略者。
(3)结果:宣告侵略者妄图“速战速决”灭亡中国计划破产。日本改变对华战略方针(集中主要兵力进攻共产党领导的________;对国民政府以__________为主,________打击为辅)
(4)影响:国民党发生分裂,蒋介石集团抗战动摇;________集团叛国投敌,1940年3月在南京建立的____________,成为日本帝国主义推行侵华政策的工具。
2022-12-2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七、八单元中国近代史——新民主主义革命-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
2 . 革命的历程
某同学在“四史”学习的过程中梳理了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部分史事,请依据所学知识,加以补充。
2022-03-14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淞沪会战
(1)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将侵略矛头指向国民政府统治的中心区域。国民政府奋起自卫,组织了_______会战。
(2)11月中旬,日军占领______________结束。
(3)在淞沪会战中,中国军队毙伤日军四万余人,粉碎了日军“______________”的狂妄企图。
2021-11-27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10分钟课前预习练(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4 . 后方大迁移——东方的敦刻尔克大撤退抗战时期的中国,经济实力与军事技术水平都落后于日本。东部沿海工业大学、华北华东各著名高校规模向________大后方迁移,为抗战胜利打下了物质和精神基础。
2021-11-06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胜利(课前案)(中外历史纲要.上)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第二次国共合作
(1)通电全国:卢沟桥事变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就发出了抗战宣言: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2)________
①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邀请各党各派及无党派人士在庐山谈话,听取各方人士对抗日救国的意见。
②7月17日的第二次谈话会上,蒋介石发表了准备抗战的讲话。

(3)洛川会议:1937年8月下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召开扩大会议,毛泽东作了军事问题和________关系问题的报告。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________路线的形成。
(4)1937年7月15日,中共向蒋介石提交《________》。
(5)军队改编:
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朱德、________为正负总指挥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________,叶挺为军长。

(6)实现合作:
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国共合作抗战宣言。第二天,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________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2021-11-0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2课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课前案)(中外历史纲要.上)
6 . 全民族抗战:在________的旗帜下,中国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共同抗战。海外华侨捐款捐物,支持抗战。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
2021-10-1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备学案】2021-2022学年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精品学案
7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1)为早日促成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周恩来向蒋介石递交了《中共中央为公布________》,提出抗日的基本主张,重申共产党的各项保证。
(2)红军主力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______,朱德、彭德怀为正、副总指挥;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________,叶挺任军长。
(3)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国共合作抗战宣言。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________
(4)在中国共产党推动下,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国共产党在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__________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8 . 敌后战场的开辟
(1)上海、太原失守后,八路军、新四军按照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建立了多个巩固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________
(2)根据地军民依据各地不同地形特点,采取________、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战法打击日军,使日军攻防无措,疲于奔命。
(3)敌后战场的开辟,战略上配合了________作战,牵制了在华日军一半以上的兵力。
9 . 抗战相持阶段,中国军队继续奋勇抗击日军
(1)第三次长沙会战
①1941年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国军队________,拼死抵抗,歼灭大批日军,最终取得会战胜利
②英美盟军在________接连败退,长沙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2)向西南大后方迁移的壮举
①东部沿海工业大规模向西南大后方迁移,华北、华东各著名高校师生带着大量书籍和________长途跋涉,迁到大后方
②这些壮举,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为抗战胜利打下了物质和________基础
10 . 抗日战争防御阶段四次大会战
(1)淞沪会战
①1937年,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将侵略矛头指向国民政府统治的________。国民政府奋起自卫,组织了淞沪会战
②中国军队毙伤日军4万余人,粉碎了日军“________”的狂妄企图。最后,日军占领上海,淞沪会战结束
(2)太原会战
①日军逼近山西太原。八路军参加忻口会战,取得________
②忻口会战历时1个多月,是抗战初期________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
(3)徐州会战
①日军占领南京后,从南北两端沿________夹击徐州。1938年,国民政府调集大军,在第五战区司令长官________的指挥下展开徐州会战
②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地区围歼日军1万余人,取得________,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4)武汉会战
①1938年6月,武汉会战开始。会战前,毛泽东在延安发表《________》的演讲,总结抗战开始以来的战争形势,针对国内存在的“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科学论证了中国必须通过持久作战赢得对日作战最后胜利的战略指导理论,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②武汉会战,是抗战以来________的一次战役,武汉沦陷,共毙伤日军近4万人。与此同时,南部重镇________也被日军占领。武汉、广州陷落后,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