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1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次发动是为了要抗日救国而产生的,是要以西北的抗日统一战线去推进全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开始。

由于这一发动,结束了“剿共”的内战,使“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反而得到了早日的实现,使全国的抗日救亡的统一战线反而更迅速地实际建立起来。

──中共中央《关于西安事变及我们的任务的指示》(1936年12月19日)

材料二 在存亡危急之秋,更不应计较过去之一切,而当使全国国民彻底更始,力谋团结,以共保国家之生命与生存。……中国共产党人既捐弃成见,确认国家确立独立与民族利益之重要多吾人唯望其真诚一致,实践其宣言所举之诸点,更望其在御侮救亡统一指挥之下,人人贡献能力于国家,与全国同胞一致奋斗梦以完成国民革命之使命。

——蒋介石为中国共产党宣言发表谈话(1937年9月23日)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为解决西安事变采取的方式,概括其历史意义。
(2)结合所学,概括材料二蒋介石谈话所产生的主要影响。
2 . 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四行仓库位于苏州河北岸,与公共租界隔苏州河相望。这次会战中,英美等国在中日冲突中严守中立,因此,上海的租界就成了上海战区市民和外地难民避难的场所,仅八一三事变当天就有6万中国难民躲进租界。19371027日,四行仓库的西、北、东三面已被日军占领,坚守四行仓库的400多名士兵成为孤军。此时,英国军人同情他们,认为孤守无益劝他们退入租界。中国士兵只要放下武器,就能保全性命。但我等军人绝未作此想。

——摘编自孙元良《谢晋元与八百壮士》

材料二 “日本无条件投降了!”/消息像闪电/划过黑夜的天空人们从各个角落涌出/向街上奔走/向广场奔走“日本投降了!”/没有话比这/更动人/更美丽!/人的脸映着火光,/人人的心像火把一样,忧愁被锣鼓赶跑了!/阴影被火光吓退了!锣鼓更响了!/火把更亮了!/天地合抱了!笑呀!叫呀!/奔呀!跳呀!/舞蹈呀!/拥抱呀!没有人能抑住自己的感情!/人人的心都像火把一样燃烧/地壳在群众的脚步下震动了!这是伟大的狂欢节!/胜利的狂欢节!/解放的狂欢节!

——艾青《人民的狂欢节》


(1)材料一中谢晋元与八百壮士这些英雄奋勇作战的是哪次战役?结合所学,指出这次战役取得什么成果?
(2)根据材料二推测艾青赞颂英雄的这篇作品创作于哪一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人民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2022-12-04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纲要上同步及单元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7725日《新民报》的漫画


材料二   ……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

——193745日毛泽东《祭黄帝陵文》

材料三   毛泽东曾经说过,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把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打得团结起来了”。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内斗必须停止,应当内外有别;为挽救民族危难,人们必须暂时放下分歧,一致对外,共同御敌。大敌当前,危机时刻,各党派、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找到了共同的利益交集。全国抗战高潮的形成与发展,为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全面整合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摘自王远启《党际互动合作的经典案例——第二次国共合作浅析》


(1)根据材料一,分析当时中国国内的政治形势。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抗日战争的什么特点?
(3)根据材料二,说明日本侵华对中国民族意识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战能够胜利的主要原因。
4 . [中国共产党的政权建设]

材料一   中华苏维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国家。苏维埃政权是属于工人、农民、红色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的。在苏维埃政权下,所有工人、农民红色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都有权选派代表掌握政权的管理。只有军间、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的。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34年)

材料二   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在共产党员被选为某一行政机关之主管人员时,应保证该机关之职员有三分之二为党外人士充任,共产党员应与这些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1941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分析中国共产党苏区与边区政权建设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共产党苏区与边区政权建设的不同之处,并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过程中政权建设的认识。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吴玉章

材料二   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面前,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

——《毛泽东选集》

材料三   南京大屠杀公祭不是要延续民族仇恨,而是要在牢记历史教训的基础上,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明白,南京大屠杀是战争带来的灾难,要避免历史悲剧重演,唯有反对战争,走和平发展道路。


(1)材料一中的“亡国条约”是哪一条约?请写出该条约的影响。
(2)面对日军侵略,中国人民是怎样团结抗战,同仇敌忾的?请举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中国军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的战役各一例。
(3)读史使人明智。从材料三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启迪有哪些?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19366月至10月,深入中国陕北进行实地调查,并将其所见所闻编著成《红星照耀中国》一书。该书于193710月在伦敦首次出版.19382月首次发行中文版。以下为该书的内容节选

有两个红军战士绰号叫“老狗”和“老表”,他们是从江西走过来的。我问他们“你们喜欢红军吗?”老狗说“红军教我读书写字,现在我已经能够操纵无线电,用步枪瞄准。”老表说“红军对待我们很好,我们从来没挨过打。我们打仗是为了帮助穷人,救中国。红军打地主和白匪,红军是抗日的。这样的军队为什么有人会不喜欢呢?”

有一个农村少年是在四川参加红军的。他告诉我说,他的父母是贫农,红军到他村子来分配土地,全体农民都欢迎他们,只有地主逃跑了。还有一个红军战士是福建来的,一个是浙江来的,还有几个是江西和四川来的等等。

他们来历不同,籍贯和方言不一,但这似乎并不影响他们团结。虽然他们几乎全体都遭遇过人生的悲剧,但是他们都没有太悲伤。在我看来,他们相当快活,也许是我所看到过的第一批真正感到快活的中国无产者。

——摘编自(美)埃德加·斯诺著《红星照耀中国》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陕北革命根据地建设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红星照耀中国》出版发行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直到现在,敌顽强攻进来的巨炮和重弹……南北数千里燃烧的战线……(使我们)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生则同生,死则同死;存则同存,亡则同亡,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

材料二   然而,这场战争是以觉醒了的中华民族为对手的战争,不是以蒋介石政府为对手的战争,因此,即使汪精卫投降,即使蒋介石本身也动摇,但中华民族的意志是不会动摇的。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和日德战争都是以政府为对手的战争,因此,打败了敌军,就挫伤了敌方政府的战争意志,变成日本的胜利。但在以民族为对手的战争,即使在个别的战斗中战胜几百次,只要挫伤不了民族抗战的意志,就不能取得战争全局的胜利。

——摘编自【日】井上清《日本历史》

材料三   欧洲各国以工人为主的各阶级人士组织了各种协会,以游行集会、罢工、抵制日货等方式同情和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向中国赠送了大量药材等物品并派出救护队……从1937年至1944年,美、英、法等国向中国贷款分别约10.478亿美元、1.5亿英锈、10.3亿法郎。全国抗战的头四年,对华主要援助国是苏联。苏联共贷给中国国民党政府4.5亿美元,以供其购买苏式武器。

——摘编自龚书铎主编《中国近代史:19191949

材料四   1942年元旦,26个国家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时,中国作为与英、美、苏并列的四大国之一领衔署名。随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蒋介石出任中国战区盟军最高司令,并于194311月代表中国政府前往开罗参加中、英、美三国首脑会议,共同商讨对日作战事宜,并发表著名的《开罗宣言》,这是中国政府首脑第一次出席最高级别的国际会议,在国际事务中开始发挥重要的影响。

——摘编自江沛《世界化进程中的中国抗日战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日本全面侵华对中国民众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比较甲午中日战争与抗日战争的不同之处。以抗战史实证明材料二最后一句话的正确性。
(3)根据材料三、四,谈谈你对“世界化进程中的中国抗日战争”的认识及抗日战争的意义。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2854日,两支部队会师的大会召开。陈毅首先讲话,他说:“今天是‘五四'纪念日,我们就在今天来开大会庆祝两个部队的胜利会师,是有特别重要意义的。”并宣布两军会合后,全体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同志任军长,毛泽东同志任党代表。朱德在会上说:“我们的力量扩大了,又有井冈山作为根据地,我们就可以不断地打击敌人,不断地发展革命。”两支红军主力约五千人以上还有八千多农军,共一万多人,参加大会的群众也逾万人,两万多人在会场上高呼口号大唱战歌。

——摘编自付尚文《伟大的井冈山会师一纪念毛主席和朱德同志井冈山会师五十周年》

材料二 (1937年)8月上旬,应国民党邀请,中共中央派周恩来、朱德、叶剑英赴南京参加国防会议,并同国民党继续谈判。由于蒋介石急欲调动红军开赴抗日前线,在红军改编等问题上的态度有所松动。双方达成协议: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8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南方各红军游击队也相继与国民党地方当局达成停战以合作抗日的协议。928日,蒋介石任命叶挺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军长。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下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28年中共军队改编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37年中共军队改编的原因,并分析其在抗战中的作用。
9 . 我国西南地区自古就与内地联系密切。如今,这一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秦朝疆域图

图2抗日战争期间我国公路分布图(局部)


材料二   滇缅公路是滇西各族人民用血汗和生命铸成的抗战生命线,由汉、彝、白、傣、回等十个民族共同修筑而成。当时,许多青少年学生也自愿奔赴工地筑路。各族人民为滇缅公路付出了巨大牺牲,每公里就有4~6名工人献出生命。


(1)据图1回答,秦朝在西南地区采取了那些管理措施?这些管理措施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2)根据图2和材料二,说明抗战全面爆发后我国公路分布的变化及新建公路在抗战中的主要作用。在滇缅公路修建中,各族人民表现出怎样的精神?
2022-08-02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课后培优分级练(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311月至12月,侵华日军与中国军队在湖南省常德地区进行会战。常德会战被誉为东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国民政府在总结会战时指出:“自会战开始至末期,空军除受天候影响外,逐日均能照预定目标轰炸或扫射,确实保有大部制空权。迫敌不得不于黎明前及日没后行动:且据各方报告,敌受我空军之伤害颇大。”日军“战意低落、攻击精神与企图心均不如前之旺盛“无飞机及优势之炮兵,每不敢放胆攻击”“战术上颇多轻敌”“后方过于空虚.不能确保已占要点与联络线”“兵员不足,编制缺额甚多”。

常德会战是开罗会议后,中国获得的第一次胜利,国际舆论为之一变."此战役至少可使有关于中国军队力量薄弱及日军可任意攻入中国内地之谎言宣告平息。”"部分地破坏了日军南下的作战企图,在战略上配合了敌后战场反“荡”反“清乡”斗争。

——摘编自王道平《中国抗日战争史》以及《第六战区常德公战经验教训汇编》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常德会战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常德会战的历史意义。
2022-07-23更新 | 185次组卷 | 2卷引用: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备考必刷题(中外历史纲要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