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帝所主“大一统”,将历代传统限定在长城以内的“中国”的政治与疆域版图,扩展到长城以外的“三北”及各边疆地区,即北狄、南蛮、西戎、东夷,皆涵盖在“中国”之内,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帝“大一统”论是对传统的“华夷之辨”的彻底否定,是民族观念及理论的划时代的创新中国各族人民从民族认同到对统一国家认同经历了几千年漫长岁月的积淀和整合,清朝统治的这300年才最终成为定局。并且清朝的民族疆域观超越了历代汉族帝王所固有的“天下观”之窠臼,对领土、主权、边界有着清晰的界定与认知的理念,对中国版图的最终确定奠定坚实基础。

——摘编自李治亭《清帝“大一统”论》

材料二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都重视民族问题,但却有明显的差异性。1942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一书指出:“辛亥革命以后,满族与汉族,实已融为一体,更没有歧异的痕迹。将“民族”改为“宗族”、以宗族代替民族的“同族同源论”思想,可以说是封建宗法制原则的再现,暴露了国民党政府以前所提倡的民族自求解放与民族平等的欺骗性。中共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毛泽东指出:中国的抗日和革命“如不依靠三亿六千万农民群众的援助将一事无成”,各少数民族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都对祖国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41年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中规定:“依据民族平等的原则,实行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尊重蒙回民族的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

——摘编自彭川《略论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的民族政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的民族疆域观相比传统有何变化。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共两党民族政策出现差异的原因,并分析这一时期国共两党都重视民族政策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6-1937年,日军与苏军的“边界”纠纷与冲突不断发生。19387月,在中、苏、朝交界处的张鼓峰地区发生了苏日军事冲突。729日,日军依据“边境纠纷处理纲要”,攻击张鼓峰地区的苏军,爆发大规模的武装战斗。日军进攻未经日本参谋本部和天皇的批准,“当时日本陆军正在中国大陆准备汉口战役,它(日本)想方设法避免兵力在苏联正面被牵制住。”日方主动提出停战,日军“所属各部队很快撤出直到停战时扼守的战线”,苏军“完全控制了日军在实现停战时所维持的战线”,夺占了张鼓峰地区。张鼓峰战役发生后,日军封锁了图们江航道,中断了中国出海活动。

——摘编自王春良《简论1935-1945年日本与苏联的关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张鼓峰战役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张鼓峰战役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38年,针对有些人不赞成“基本的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的方针,毛泽东指出,中国能够坚持到底,根本在于“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该论断的主要目的在于
A.坚决回击国民党破坏抗战的阴谋B.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逐步建立
C.提振国人抗战胜利的信心与勇气D.粉碎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2022-01-08更新 | 250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1938年中共在陕甘宁边区及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经济政策。这些政策
A.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B.推动了抗日统战工作的发展
C.体现了工农民主专政的性质D.有利于解放战争取得胜利
2022-01-06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部分名校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所示为中国共产党几个重要文件中有关三民主义的部分叙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时间叙述出处
1924年2月“应站在国民党立脚点上,根据此宣言书,努力向国民党党内、党外宣传(新三民主义)”《同志们在国民党工作及态度决议案》
1931年9月“坚决反对国民党三民主义,尽量揭破国民党的一切欺骗改良政策”《文化问题决议案》
1937年7月“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A.中共始终支持并维护三民主义B.共产国际对国共关系印象深刻
C.国内矛盾的变化影响中共决策D.国共两党的奋斗目标根本不同
2022-01-04更新 | 208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宋基信阳实验中学2022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三三制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在根据地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在人员组成上采取的制度。根据三三制的规定,在政权机构和民意机关的人员名额分配上,代表工人阶级和贫农的共产党员、代表和联系广大小资产阶级的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开明绅士的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该政策旨在
A.建立各阶级联合执政政府B.适应国内政治形势的发展
C.巩固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D.壮大反抗国民政府的力量
2022-01-03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发起的某一战役“改变了日军作战线的方向,在战略指导上是一非凡杰作”。此战使“日军作战线”由原从北向南,“被迫改为由东向西”,中国由是可以采取“以空间换时间”的持久抗战。该会战
A.是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成功典范
B.粉碎了日军速决战打败中国的企图
C.标志着中国抗战进入到相持阶段
D.是中国抗战以来取得的最重大胜利
8 . 下表所示为中国共产党几个重要文件中有关三民主义的部分叙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中共始终支持并维护三民主义B.共产国际对国共关系印象深刻
C.国内矛盾的变化影响中共决策D.国共两党的奋斗目标根本不同
2021-12-21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9 . 抗战时期,史学家们著述着力于对中国历史上特殊阶段的清理,差不多都集中在宋金、宋元之际及明清之交等异族入侵的特殊时期。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传承中国传统的史学方法B.反对国民政府的文化政策
C.宣扬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D.激励民众投身民族解放事业
2021-12-16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三)历史试题
10 . 1938年12月,中共中央军委颁发《机要规则》,对电报发、收、抄送、存、销毁等环节作了严格规定,将电报限制在极小而封闭的范围,减少接触电报的人员,减少电报在个人手中的存留时间,通过将电码与电文分离、改变电报原文等手段来保证通信安全。此举旨在
A.提高我军军事行动效率B.维系相持阶段的战局
C.适应敌后战场战争形势D.确保敌后战场的地位
2021-12-03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青桐鸣联盟)2022届高三12月适应性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