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帝所主“大一统”,将历代传统限定在长城以内的“中国”的政治与疆域版图,扩展到长城以外的“三北”及各边疆地区,即北狄、南蛮、西戎、东夷,皆涵盖在“中国”之内,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帝“大一统”论是对传统的“华夷之辨”的彻底否定,是民族观念及理论的划时代的创新中国各族人民从民族认同到对统一国家认同经历了几千年漫长岁月的积淀和整合,清朝统治的这300年才最终成为定局。并且清朝的民族疆域观超越了历代汉族帝王所固有的“天下观”之窠臼,对领土、主权、边界有着清晰的界定与认知的理念,对中国版图的最终确定奠定坚实基础。

——摘编自李治亭《清帝“大一统”论》

材料二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都重视民族问题,但却有明显的差异性。1942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一书指出:“辛亥革命以后,满族与汉族,实已融为一体,更没有歧异的痕迹。将“民族”改为“宗族”、以宗族代替民族的“同族同源论”思想,可以说是封建宗法制原则的再现,暴露了国民党政府以前所提倡的民族自求解放与民族平等的欺骗性。中共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毛泽东指出:中国的抗日和革命“如不依靠三亿六千万农民群众的援助将一事无成”,各少数民族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都对祖国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41年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中规定:“依据民族平等的原则,实行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尊重蒙回民族的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

——摘编自彭川《略论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的民族政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的民族疆域观相比传统有何变化。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共两党民族政策出现差异的原因,并分析这一时期国共两党都重视民族政策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2 . 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策略,指引了中国抗战的前进方向,坚定不移推动全民族坚持抗战……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指挥的正面战场协力合作,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局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伟大胜利。

——习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5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下表是“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新的历史性成就(部分)


材料三     2018 3 20 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第一次进行全面系统的阐释,揭示出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码,指出,“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2021 2 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1 年春节团拜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以“三牛”精神寄语全党全国人民:“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 、牛力,不用扬鞭自奋蹄,继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辛勤耕耘、勇往直前,在新时代创造新的历史辉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的理解。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十三五”时期我国取得这些伟大成就的认识。
(3)依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新中国有哪些宝贵的中国精神?
2021-04-13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信阳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民国时期,政府支持大学创作校歌,大学校歌作为大学精神的载体弦歌不断,吟唱至今。

大学名称创作时间校歌内容(部分)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16年大哉一诚天下动,如鼎三足兮,曰知、曰仁、曰勇……
南开大学1919年……美哉大仁,智勇真纯,以铸以陶,文质彬彬……
清华大学1921年……左图右史,邺架巍巍,致知穷理,学古探微.新旧合冶,殊途同归,肴核仁义,闻道日肥。……器识其先,
复旦大学1925年复旦复旦旦复旦,巍巍学府文章焕,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政罗教网无羁绊……
浙江大学1938年……昔言求是,实启尔求真……尚亨于野,无吝于宗。树我邦国,天下来同……
国立艺术专科学校1938年我们以热血润色河山,不使河山遭蹂躏;我们以热情讴歌民族,不使民族受欺凌。建筑坚强的城堡,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38年……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年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 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摘编自《江汉大学学报》(第27卷第1期)


根据材料,概括民国时期大学校歌体现的时代精神,并选择其中一种进行合理的解释。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材料     日军占领南京后,国民政府驻节武汉,武汉成为抗战的临时首都。日本大本营认为,从历史上看只要攻占汉口、广州,就可以统治中国”“只要控制了中原地区,实质上即是统治了全中国”‘武汉是国共两党的结合点,只为此也必须占领武汉,这样就可能产生两党分裂,把民族矛盾转成主义的对立,于是在组织徐州会战的同时便开始策划攻占武汉,计划集中国力直接解决中国事变,力争在年内达到战争目的,将中国军队的主力歼灭在武汉,再扶持成立伪政权,至少使蒋政权降为地方政权,日本政府于41日发布《国家总动员法》,全力开启战争机器二日本内阁于1938615日举行御前会议并下达了攻占汉口的命令。日军对军力进行了调整,将第2军、第11军编八华中派遣军战斗序列,集结于华中地区的日军共有14个师团,其中直接参加进攻武汉的日军有9个师团以上,约25万余人,后经补充,投入总兵力约30万人中国方面为第九战区,武汉会战初期,中国军队陆军的总兵力约为75万人,后来陆续投入兵力近100万中国军队虽然装备很差,但是英勇作战.整个武汉会战历时4个半月,经历大小战斗数百次,击毙日军三万多人,击毁近百架飞机、敷十艘舰艇,极大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摘编自徐声慧《第九战区在武汉会战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l)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发动武汉会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武汉会战的特点,并说明其意义
2021-05-12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5年的瓦窑堡会议是抗日战争中一个重要转折点,是实现全民族统一抗日的重要会议,1937年国共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达成。毛泽东指出即便是统一抗日也要坚持独立自主,要保证共产党队伍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都要独立。相对于国民党提出的“逸胜论”,共产党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符合国情的《论持久战》。国民党正面战场先后组织发动了包括淞沪会战在内的20余次大规模战役,实现了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目的;共产党在敌后发动群众联合抗日,并开展游击战收复失地。中国在进行反法西斯战争时得到了反法西斯同盟的援助和支持,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巨大贡献。

——摘编自陈春好《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探讨》

材料二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为国共合作抗日发表宣言。1937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国民党。《宣言》提出发动全民族抗战、实行民主政治和改善人民生活等三项基本要求,重申中共为实现国共合作的四项保证。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这个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31年9月18日至1937年9月,国民党政府的对内对外政策的变化并分析第二次国共合作得以实现的原因。
2021-03-23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信阳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抗战爆发后,中间党派纷纷发表通电,“我国已恢复了民国十六年前全民族一致团结以谋民族复兴的精神。这样的全国团结,是保障抗战胜利最重要的一个条件,是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一个重大的打击”,是“民国开元以来所未见之大统一大团结的好现象”。除汉奸外,“全国上下,不分党派,无间朝野,为民族利益计,为自身及子孙计,都应该牺牲其特殊利益,财产生命,团结一致,共同向战胜暴日的一个目标前进”。

——摘编自彭秀珍《试述抗战时期我国中间党派的政治态度与贡献》

材料二     抗战初期民主党派抗战活动是非常积极的,他们身体力行,做到有力出力,有钱出钱,以各种方式直接投身于抗日战争的实际斗争。救国会的许多成员进入陕北、华北、华中等根据地,参加八路军、新四军。乡建派的邹平乡建学院的一部分学生参加共产党组织的山东游击队对日作战。中国致公党,也培养和输送华侨青年回国参加祖国神圣的抗战事业。据统计,在抗战期间,归国参战的粤籍华侨有四万多人。

——摘编自闭清《我国各民主党派对抗日战争的贡献述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统一大团结的好现象”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主党派对抗战做出的主要贡献。
2021-01-29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