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歌曲是时代的产物,与“嗨来梅翠花,嗨呀海棠花,送给那英勇的八路军”反映出共同时代主题的歌词是(    )
A.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B.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
C.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D.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2021-11-25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东部新区养马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抗日战争中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的历史事件是
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枣宜会战
2021-11-25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电视剧《亮剑》成功塑造了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和国民党晋绥军某部团长楚云飞的形象。该剧中李云龙和楚云飞共同抗日的情景,你认为出现该情景的原因是
①国共两党的阶级立场相同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③国共两党坚持的抗战路线基本一致④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021-11-21更新 | 591次组卷 | 74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龙正中学、清水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43年,蒋介石曾说“民族精神,随抗战的发展而蹈厉(比喻奋发有为、意气昂扬)”。2015年,习总书记引用诗句“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来纪念抗日战争。材料体现出抗战的胜利
A.引领了中国政局的走向B.决定性因素是全民族抗战
C.消除了党派之间的矛盾D.揭开了国共合作的序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抗日战争期间,各阶层民众青年干部妇女有数十万人参加战地服务;在平津、淞沪等地,当地的工人和学生将大批的铁轨、枕木、麻袋等物资运往前线构筑防御工事;海外华侨毁家纾难,为抗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各地少数民族群众积极组织抗日团体。材料反映了
A.各族人民民族意识开始萌发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没有落实
C.抗日战争促进了民族大团结D.巩固了革命统一战线的社会基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抗战家书是一个民族泣血的记忆。有学者收藏到一封80多年前的家书,其中写道:“沪战两月,敌军死亡依情报所载,其数达五万以上。现在沪作战敌军海陆空军总数在廿万以上,现尚源源增援中,以现势观察,沪战纵有些微变化,决无碍整个计划”。经“沪战”一役
A.中国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胜利B.抗日战争自此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C.中国军队取得正面战场最大胜利D.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7 . 下图是某书的目录,因时间久远,其第五小节标题模糊不清。根据材料推测,第五小节的标题可能是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B.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C.全民族抗战的最终实现D.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广泛建立
2021-11-15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美国《时代》周刊1938年1月3日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三个月)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这里所说的将日军“卡住”的是
A.百团大战B.台儿庄战役C.太原会战D.淞沪会战
9 .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能够合作抗日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中日民族矛盾始终是主要矛盾B.国共两党阶级利益趋于一致
C.美、苏等盟国的压力D.全国人民的一致要求
10 . 探究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中央“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的会议名称。简答长征精神的内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3)综合上述材料,就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谈谈你的认识。
2021-11-09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成都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