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 道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学者观点
成厚杰八路军参加了太原会战的全部作战,并参与了会战的组织指挥,与国民党军队混合编组,同处于一个战场。所以八路军在太原失守前的抗日应为正面战场作战
王喆论述了国民党在苏北开辟的敌后游击战场产生.发展和褒落的过程
刘庭华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主要作用是在战略上配合正面战场的友军作战;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在“1941年挑起中国抗日的重担,上升为主战场,对最终赢得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历史贡献”
胡德坤日本对中共敌后战场“治安战”的失败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是将日本拖入中日持久战泥潭而使日本不能脱身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也是日本侵华战争遭到彻底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菊池一隆全民族性的游击战对中国最终战胜日本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于耀洲国民党的正面战场是战略防御阶段的主要战场,进入相持阶段后,尽管其地位与作用下降了,但仍然是对日作战的重要战场

——摘编自光新伟《近五年来抗日战争史研究述评》、郭永虎等《近十年来学界关于抗日战争若干问题研究述评》


提取材料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抗日战争战场问题,自拟论题,并做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6-1937年,日军与苏军的“边界”纠纷与冲突不断发生。19387月,在中、苏、朝交界处的张鼓峰地区发生了苏日军事冲突。729日,日军依据“边境纠纷处理纲要”,攻击张鼓峰地区的苏军,爆发大规模的武装战斗。日军进攻未经日本参谋本部和天皇的批准,“当时日本陆军正在中国大陆准备汉口战役,它(日本)想方设法避免兵力在苏联正面被牵制住。”日方主动提出停战,日军“所属各部队很快撤出直到停战时扼守的战线”,苏军“完全控制了日军在实现停战时所维持的战线”,夺占了张鼓峰地区。张鼓峰战役发生后,日军封锁了图们江航道,中断了中国出海活动。

——摘编自王春良《简论1935-1945年日本与苏联的关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张鼓峰战役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张鼓峰战役的影响。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红一方面军连续三次取得反“围剿”的胜利,使赣南、闽西苏区得到巩固和发展。与此同时,鄂豫皖、湘鄂西、湘赣、湘鄂赣等苏区也都发展到相当规模。中共中央决定以赣南、闽西根据地为依托,建立苏维埃中央政府。1931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同国民党政权性质根本不同的工农民主专政的新型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摘编自李润波《长征记忆》

材料二   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后,立即反击国民党军队的“围剿”。19361120日至24日,红一方面军在直罗镇取得歼敌一个师又一个团的重大胜利。这一胜利为中共中央将全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西北举行了奠基礼。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共中央为了与国民党合作抗日,再次主动提议“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现民权政治”。随后,两党达成协议,将陕甘宁边区作为国民政府行政院直辖的一个行政区域。96日,中共中央决定将陕北苏维埃革命根据地正式改名为陕甘宁边区,在延安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陕甘宁边区被誉为“抗日民主模范根据地”。

——摘编自杨冬权《抗战史上的今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的背景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陕甘宁边区成立的历史条件,并指出陕甘宁边区建设“抗日民主模范根据地”的史实。
2022-03-05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地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热身摸底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抗日救亡活动一览表

时空抗日救亡事件主体身份批亡方式
九一八事变
白山黑水
东北人民革命军民众自发抗战
赵一曼东北抗日共产党员领导群众运动
长城抗战国民党军队自发抗战
华北事变
长城内外
“八一宣言”共产党号召抗日
二二•九运动共产党、学生号召抗日
东北抗联(杨靖宇等)共产党、群众参军抗战
西安事变国民党、共产党响应抗日
七七事变
大江南北
《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在卢沟桥事变
爆发时对国民党提出的八大政治主张》
中间政派响应抗日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共产党、国民党国共合作
司徙美空捐款海外华人华侨捐款抗日
回民支队抗战少数民族参军抗战
台湾少年团抗战儿童参军抗战
留日学生集体归国学生响应抗日
华西医科大学医学生奔赴前线医生医疗援助
五台山僧人自卫队抗战宗教人士参军抗战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上》

请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围绕“抗日救亡”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03-05更新 | 166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量的、客观的历史事实就是如此:从九一八事变、日本发动对中国的侵略后,包括中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队在内的中国民众,立即就正式揭开了抵抗侵略的抗日战争。哪里有日本的侵略,那里就一定有中国人的抗日战争。尽管在卢沟桥事变前,中国民众的抗日战争几乎未能得到国民党政府的支持,但是,此时的抗战仍然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

——李殿元《抗战八年当为十四年论》

材料二   《义勇军进行曲》问世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悲愤歌声,便很快就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在世界上每一个角落,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无论他是哪一个民族的中国人,都会有人唱它。……19379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布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该《宣言》强调国共合作对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前途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

——摘编自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


(1)概括材料一的核心观点?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卢沟桥事变前中国抗战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民族团结在抗战时期呈现的新特点。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日军第一军参谋朝枝回忆:(百团大战中)八路军的抗战士气甚为旺盛,共产党地区的居民,一齐动手支援八路军,连妇女、儿童也用竹篓帮助运送手榴弹。我方有的部队,往往冷不防被手执大刀的敌人包围袭击而陷入苦战。战后,日本防卫厅防卫研修所战史室编写的《华北治安战》中记载:居民对我方一般都有敌意,而敌方工作做得彻底,凡我军进攻的地区,全然见不到居民,因而想找带路人、搬运夫,甚至收集情报都极为困难。另外,空室清野也做得彻底,扫荡搜索隐蔽物资很不容易……日本战史也陈述道:中国共产党的势力和日军在长期训练中作为目标所描绘的敌人,或者是迄今为止我们所接触过的敌人,在形式和本质上都是完全不同的。

材料二   七七事变之前,日本统治者以为3个月就能灭亡中国,但他们只看到了中国政府的羸弱。日本侵略者犯下的最大错误,就是以为要战胜的对手仅仅是中国执政当局及其掌握的武装力量,就像只要歼灭大清北洋水师和击溃清朝陆军就可获得丰厚的割地赔款一样,认为只要击败蒋介石的中央军就可征服整个中国。这些在中国身上尝尽甜头、以为历史会像甲午战争那样简单重复的侵略者,跌入了他们的最大战略失算。他们完全没有想到面前出现了一个全新力量——中国共产党,没有想到这个党动员起来、组织起来、武装起来的民众为侵略者垒起了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山。正如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说:“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金一南《魂兮归来:金一南讲抗日战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军在敌后战场所面临的阻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从十四年抗战的角度,举例说明中国共产党动员、组织和武装民众抗日的全面抗战路线。
2022-03-02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入关后,密切关注边疆事务,苦心经营,完成了对边疆地区的统一,建立起一个比以往任何朝代都巩固的“大一统”帝国。为了树立“大一统”正统王朝的形象,清朝抽去了“大一统”理论中“华夷之辨”的内容,改造为四海之内共尊一君的君主专制“大一统”观念,形成以推崇“大一统”政权为核心、以政权承绪关系为主线、取消华夷之别为特征的正统论,并将其贯彻于历史评断中,使之更有利于清廷的政治统治和思想控制。

——摘编自刘正寅《“大一统”思想与中国古代疆域的形成》

材料二   民国时期,封建帝制被废除,民族平等被写入约法和宪法,推动了边疆民族观的进步。治边思想由古代的“守中治边”转变为重视边疆地区。在边疆地区的施政方针上,由“因俗而治”转变为促进边疆内地化。南京国民政府提出了三民主义的边疆政策,在边疆推行省县制、改土归流、改革盟旗制度等,将边疆地区纳入中央政府的直接控制下,制定并实施了开发和建设边疆的经济政策,同时开展边疆教育,提高边疆各民族的文化水平。

——摘编自马玉华《治边政策:从清代到民国的梳理》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民族问题。194151日,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其中第十七条   规定:“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实行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尊重蒙回民族的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1947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省一级的内蒙古自治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民国时期在边疆治理上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陕甘宁边区政府探索民族区域自治的背景和意义。
2021-08-29更新 | 361次组卷 | 18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抗日战争

材料一   19274月,田中义一出任日本首相后,提出《对华政策纲领》,声称:满蒙地区,特别是东北三省,与日本“有重大的利害关系”,纲领还表示,日本将采取包括武力在内的一切手段,来维护并进一步扩张其在满蒙、特别是东三省的权益。1930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日本。日本帝国主义进一步加紧实施武装占领中国东北的计划。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据材料一,概括日本在30年代加紧侵华的原因。
(2)国内史学界关于抗战的时间问题有“十四年说”和“八年说”两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别指出两种观点的历史依据。

材料二   1941年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抗战四周年纪念宣言》中说:“四年以来,全国军民奋起抗战,不顾牺牲,不怕困难,前赴后继,再接再厉,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度过了许多的难关,卒能使敌寇胆寒,环球心折,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基础,产生了新中国的雏形。”

——王桧林《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若干问题研究》

(3)据材料二,归纳抗战奠定了民族复兴基础的突出表现。
(4)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在抗战战略防御阶段中国军民“使敌寇胆寒,环球心折”的重大成果。

材料三   抗日战争部分大事摘录

时间大事
193845个华侨团体聚会新加坡,宣告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
1939《黄河大合唱》首演于延安立即引起巨大反响,随即很快唱响全国。
1943美,中,英三国首脑在开罗举行会议,讨论战后处置日本问题。
1945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纵队已发展到九十一万人,民兵发展到二百二十万人以上,建立了十九个大的解放区。
(5)抗战胜利对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请结合材料三加以说明。
(6)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近代以来推动中华民族觉醒和团结的因素有哪些?
9 . 阅读材料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共一大的纲领是一个直接实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纲领。历史选择了社会主义,历史又以客观现实限制了主观愿望。在这种选择和限制的统一中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和理论。这一思想和理论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竟的事业,又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表现了新旧革命的嬗变。同时,它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沿着这条道路,中国人在千辛万苦之后取得了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中国仍属于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和交通极端落后,各地区发展又极不平衡,那种在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主要依靠工人阶级利用危机时刻在反动统治力量强大的城市进行革命的理念,不符合中国国情。

材料三   为挽救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193581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5年底,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会议,分析了当时的形势: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它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就是要把红军的活动和全国工人、农民、学生、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汇合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瓦窑堡会议和毛泽东的报告,从理论和实践上系统地解决了党的统一战线政策问题。

——摘编自《中国抗日战争研究》

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不是以空话,而是以领导农民进行土地改革的事实,使他们迅速看清是谁代表着他们的利益,应该跟着谁走。……中国革命的军事斗争同土地制度的改革是不能分开……没有土地制度的改革,没有广大农民的全力支持,军事斗争也会失去力量源泉而不可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说明新旧革命“嬗变”的表现。一句话概括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2)分析材料二,论证中国选择“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3)依据材料三,回答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政策的变化,及中共政策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10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挺立潮头,最终夺取革命胜利。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毛泽东

材料二     193777日,日本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日战端初启时,日本统治阶层认为只需一个月日军便可“凯旋班师”,但由于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和直接推动,中国出现了抗日救亡的高潮并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是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使日本法西斯企图迅速征服中国的狂妄野心彻底破产了。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三     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统治区财政经济逐渐陷入崩溃的境地。为了维持战争的庞大开支,国民政府无限制地发行纸币,随之而来的是恶性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国民党的反动政策和官僚资本的巧取豪夺,使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受到残酷的压迫和剥削,民族资产阶级也受到排挤和打击,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下降,民不聊生。国民党在人民中的信誉一落千丈。

——《中外历史纲要》(上)


(1)材料一中的“霹雳一声暴动”指的是什么事件?之后中国革命走上了一条怎样的道路?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旗帜及作用。
(3)根据材料三,分析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灭亡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
2022-01-22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