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中央曾就土地政策作出决定:“在处理农村纠纷中,党与政府的工作人员,不是站在农民或地主的某一方面”“一切有关土地及债务的契约的缔结须依双方自愿。契约期满,任何一方有解约之自由”。作出这一决定的时间是
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2022-06-22更新 | 7371次组卷 | 59卷引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20世纪30年代,中共中央决定将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政策调整为:给一切革命的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停止没收富农的土地及财产,允许有产阶级代表参加苏区政权管理工作,等等。上述调整(       
A.适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B.是为武装反抗国民党进行社会动员
C.表明党的中心工作以夺取城市为目标D.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争取广泛的支持
2022-06-09更新 | 10758次组卷 | 105卷引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提出“多研究些问题,少读些主义”日本全面侵华后,胡适说“当今之世,日寇欺人太甚,再这样下去,国将不国,还谈什么研究问题,科教救国!当今最大的问题,就是全国同心,把日寇赶出中国!”胡适思想的变化
A.反映了其思想摇摆不定前后矛盾B.反映中国面临的民族危机加剧
C.激发民众的民族意识觉醒D.因阶级立场的变动而发生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的重庆,“文学活动十分活跃,几乎像二十年以前文学革命期间的北京一样”,诗歌和报告文学流行于街头巷尾。据时人回忆:“在重庆有雾的两个季节里,那时城市相对来说不会遭到空袭,(业余话剧团)推出了三十多出大型剧目,观众场场爆满。”这种现象的出现
A.以北平的工业整体内迁为基础B.振奋了大后方人民的抗战斗志
C.助推新文化运动逐渐走向深入D.得益于政府对全面抗战的支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37年7月21日和24日,国民政府接连两次会见英国驻华大使许阁森,指出:“日本正在大举增兵华北,事态必将进一步扩大为战争······现在唯有请英美两国从速努力防患于未然,以免战祸。”据此可知,当时国民政府
A.对日本退兵心存侥幸B.积极加入反法西斯同盟
C.争取与英美同等地位D.仍然坚持“不抵抗”政策
6 .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能够合作抗日的最主要原因是
A.国共两党阶级利益趋于一致B.中日民族矛盾始终是主要矛盾
C.美、苏等盟国的压力D.全国人民的一致要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电影《八佰》取材自某场会战中,一个加强营,固守上海苏州河昨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这场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这场会战是
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武汉会战D.徐州会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35年12月6日,中共中央《关于改变富农策略的决定》指出,苏维埃政府并应保障富农扩大生产(如租佃土地,开辟荒地,雇用工人等)与发展工商业的自由。如某一乡村大多数农民要求平分一切土地时,富农应照普通农民一样,平均分得土地。这一改变的主要目的是
A.粉碎国民党对根据地的围剿B.扩大全民族抗战的群众基础
C.巩固新生的中华苏维埃政权D.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9 . 如图是某时期的“中日攻防示意图”(局部)。对该图所反映史事陈述正确的是
A.日本步步进逼,蓄意发动“华北事变”B.日本制造七七事变,中国全面抗战开始
C.八路军成功设伏,取得平型关大捷D.李宗仁率军血战,围歼日军一万余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37年5月,中国共产党提出新的民主共和国所包含的成分中应该包括:无产阶级、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及--切国内统一民族和民主革命党的分子。这
A.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B.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C.推动了土地革命的开展D.有利于统一战线的建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