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日军的滔天罪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日本近代史上成规模的反战运动可追溯至20世纪初,主要由早期社会主义者发起。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给日本社会各界带来极大刺激,在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的裹挟下,许多反战人士陷入了狭隘民族主义的窠臼,转而为侵略者摇旗呐喊,另有不少人迫于政府控制和武力镇压而放弃立场。1934年后,日本当局变本加厉地镇压包括共产党、劳农党、工会团体、学生团体、文艺界以及基督教人士等国内反战力量,1935年日本共产党再度遭取缔后,日本国内有组织的反战运动近乎销声匿迹,只能转入地下。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一些知识分子谴责关东军的行为,东京大学教授横田喜三郎从国际法的角度批评日军在中国东北的行动超出自卫权的范围;作家石川达三因撰写《活着的士兵》揭露南京大屠杀而被判刑。1938年,日本政府通过《国家总动员法》,由此进入“举国一致”时期,持反战思想的文人大都被视作“国贼”而遭镇压,左翼及含有反战思想的出版物一律取缔,反战力量只能在国外活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不断失利,内阁加大了对“自由”“民主”“反战”思想者等一切进步人士的迫害。但是即便面对残酷镇压和阵营分裂,日本反战人士依然坚持表达自己的立场,他们的行动及精神在战后逐渐获得日本社会的肯定与传承。

——摘编自林敏洁《重拾日本反战记忆,传播时代和平之声》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20世纪前期日本国内反战运动的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前期日本国内反战运动的历史意义。
2022-12-13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三)历史试题
2 . 近代以来日本与中国的关系变化反映了中国的沉浮兴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政府在慈禧及顽固派的把持下,政治上维护腐朽的封建统治,经济上不求发展,生活上挥金如土。像为慈禧太后搞“万寿庆典”,官员们竟随意挪用海军建设的军费,大肆挥霍,导致燃料、弹药极度紧缺,北洋舰老化却无钱按原计划购新舰。在日本倾全国之力扩充军备,战争危险日益迫近的紧要关头,清政府反而放松了国防建设,以财政紧张为由,不断削减军费预算。中国就是在这样一种不清醒的状态下,迎来了一场命运攸关的战争。所以,在甲午战争中,准备严重不足的中国早已注定损失惨重。

——摘编自《论中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

材料二   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半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到的奇耻大辱,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节选自《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的胜利》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2)1937年七七以后,日军对中国人民制造了哪些滔天罪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抗战胜利为什么“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
2022-06-28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安东新区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史料是获取历史事实的重要依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作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的德国人约翰·拉贝,目睹了19379月到19382月间侵华日军包括大量枪杀中国军队战俘在内的种种暴行,并用日记记录了下来,这就是著名的《拉贝日记》。同时,拉贝还保存了多张现场拍摄的照片和翔实说明。

材料二   据日本《东京日日新闻》19371219日在《敌人的遗弃尸体八九万(南京攻城的成果)》报道称:“上海军队发布消息:一.在南京攻城中,敌人遗弃的尸体数量不下八九万,俘虏数千。”


根据材料一、二,你认为《拉贝日记》和《东京日日新闻》对中国军队伤亡的记述,哪一个更接近历史事实?请说明理由。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数不胜数。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9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材料二   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

——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

材料三   恩格斯18931010日给俄国友人尼·丹尼尔逊复信中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违反国际公法、惨无人道“屠杀我同胞”的典型例证。
(2)根据材料二,作者提及的日本战败原因有哪些?你认为这样的分析全面吗?试作说明。
(3)通过19世纪末和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影响,说明材料三的合理性。
2022-01-01更新 | 541次组卷 | 35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卷历史试题(B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材料   1932年日本在我国东北组建731部队一细菌战秘密部队,为掩人耳目对外宣称“关东军防疫给水总部”。基地中关押着大量的俘虏,包括中国人、朝鲜人和苏联人,以中国人为主,甚至还有大量手无缚鸡之力的妇女和儿童。这些人称作“马路大”I (日 语为“圆木”,意为试验品),被用于活人活体试验、冻伤试验、毒气试验、灭压试验、活体解剖等,其中3000至10000人死于活体实验。1940-1941 年日军在浙江、湖南常德地区投下大量带菌毒物,使这些地区鼠疫流行,造成巨大伤亡。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因日军进行细菌战而得传染病的人数达到1200万之多。1945 年8月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日本炸毁研究基地,烧毁绝大部分研究资料,屠杀剩余“马路大”,加土战后美国的干预,导致以石井四郎为首的细菌战战犯免受审判,直至1981年美国记者鲍威尔发表研究文章,才使得731部队频繁出现在各国媒体。

----摘编自米艾尼《恶魔的证据一挖掘731部队历史罪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军细菌战研究的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后日军细菌战战犯免受审判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