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日战争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历史地图蕴含着丰富的政治、军事和国际关系等信息。



比较图10、图11并结合所学知识,拟定一个历史主题并说明理由。(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
2021-08-3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15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面是1939年到1943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抗击日军和伪军数量的部分数据简表。这一简表反映出当时
时间日军进攻敌后根据地兵力伪军进攻敌后根据地兵力
人数侵华日军比例人数侵华日军比例
1939年54万62%14.5万100%
1941—1942年40万70%
1943年35万58%73.5万90%

A.日军放松对中国的侵略B.国共两党合作进一步加强
C.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战的主力D.敌后抗日根据地得到各界支持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抗日战争促使中国国际地位提升已成为学术界的基本共识。不过围绕“抗战”时期中国国际地位的具体情况,论者尚有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中国的大国地位存在形式与实质的脱节。

第二种观点是中国战时大国地位存在二重性。既有现实性、真实性的一面,又有表面性、虚幻性的一面。

第三种观点是中国战时获得了大国地位,但在“抗战”后期或“抗战”结束后又逐渐地失去。

第四种观点是抗战时期中国国际地位虽有所提高,但中国实际上仍是弱国。

第五种观点是中国在“抗战”时期是区域性大国。隋淑英认为,战时中国仅仅是亚洲大国而非世界大国。

第六种观点是中国在“抗战”时期具有大国地位。

——摘编自耿密《抗战时期中国国际地位研究综述》


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1-06-05更新 | 178次组卷 | 4卷引用:贵州省新高考联盟2021届高三信息质量监测 (四)文综历史试题
4 . 1942年,中共中央指示各根据地,在自愿基础上,组织农民建立以个体经济为基础的农业集体劳动合作组织,开展生产竞赛.奖励劳动英雄。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推动农业集体化进--步深入B.巩固土地革命的胜利果实
C.保护和发展根据地小农经济D.增强反抗外来侵略的力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学者考证,“人民解放军”这一称谓最早由刘少奇在1944年提出。从1944年下半年到1947年上半年,“人民解放军"的称谓经历了“提出一中断一再提出”的过程。这反映了
A.人民军队不断发展壮大B.中共努力维持统一战线
C.党对军队领导权的加强D.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28年,中共“六大”明确提出:“没收外国资本的企业和银行”,而1945年中共“七大”报告指出:“在服从中国法令、有益于中国经济的条件下,外国投资我们是欢迎的”。这一政策的转变
A.反映了国内主要矛盾已发生转变B.为解放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
C.说明党的工作重心逐步转向城市D.适应了中国革命形势的变化
2020-03-13更新 | 207次组卷 | 4卷引用:贵州省2020届高三3月阳光校园空中黔课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抗战时期,针对日本侵华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援助,毛泽东指出,“应该努力争取一切可能的援助,在一定程度上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事实,但过高希望则不适宜”。这反映出
A.中共将抗战胜利寄希望于国际援助
B.中共已成为国际社会援助的首要对象
C.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给予最大援助
D.中共仍坚持自力更生为主的抗战策略
8 . 据统计,1945年8月,国民政府的法币发行量累计为5569亿元,三年后增至604.6万亿元。引发严重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是国民政府(     
A.偿还大量外债B.贪污腐化成风
C.军费开支巨大D.纵容官僚资本膨胀
2019-01-30更新 | 1566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6届贵州遵义航天高中高三第四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9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以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至如排斥他国主权,侵犯其领土,固非朕之本志。然自交战以来,已阅四载,虽陆海将兵勇敢善战,百官有司励精图治,一亿众庶之奉公,各尽所能,而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如仍继续交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如此,则朕将何以保全亿兆之赤子,陈谢于皇祖皇宗之神灵。此朕所以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停战诏书》(1945年8月14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日本《停战诏书》发布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停战诏书》对侵略战争的辩解。
10 . 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23日的5年半时间里,日机对重庆实施轰炸130次,其中对外国使领馆、军舰、教会、洋行进行直接轰炸或波及的无差别轰炸次数高达46次。日本对重庆的无差别轰炸
A.推动了各国对日态度的转变B.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C.摧毁了国民政府的抗战意志D.导致了国共两党由合作走向分裂
2018-05-22更新 | 148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黄金卷》第四套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