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日战争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平型关战斗胜利后,蒋介石致电八路军参谋处表示祝贺:“贵路军一战攻克平型关,毙敌遍野,俘虏甚多。忠勇之气,益寒敌胆。特电驰贺,续候捷音。”该电文
A.是蒋介石个人臆断无史料价值B.是研究该战役的唯一史料
C.有一定主观性作为史料应慎重D.是一手史料史料价值最高
2 . “丝绸之路”是历史上东西方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桥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关于汉唐丝绸之路研究的史料


材料二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苏联合开辟了西北国际通道。该通道从苏联萨雷奥泽克到中国境内的霍尔果斯口岸,全长2925公里。据统计,1937年到1941年,中国向苏联购买飞机997架,坦克82辆,火炮1000余门,机枪5万余挺,汽车1000余辆。这些物资90%以上是通过西北国际通道运抵中国。1937-1944年,中国运交苏联的产品有钨砂、纯锑、锡、铅等矿产,还有大量的茶叶、桐油、生丝、羊毛、驼毛及羊绒、皮张等,这些物资大部分在星星峡、哈密等处交货。西北国际通道是中国境内延伸距离最长、运行时间最长、也是最安全的国际交通线。这一通道的开辟使古老的丝绸之路重现昔日的荣光。

——摘编自尚季芳《论西北抗战大后方的地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古代丝绸之路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北国际通道”运行的背景及其意义。
2021-03-20更新 | 471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皖南事变前后国民党电文

(皖南事变是抗战时期的国共两党关系史上最为严重的一起事件,是国共关系的分水岭。以下内容选自皖南事变前后国民党的四则电文)

电文一∶1939年12月28日

军委会关于新四军更换防地的电文∶在江南之新四军部队,限于本年十二月底以前,一律移至江北,明年一月底以前一律移至黄河以北各在案。

电文二∶1941年1月8日

上官云相关于"围剿"新四军情形致皖南行署电∶特念。屯溪黄主任绍耿兄∶密。情况∶支日(注∶4号)由章家渡窜至茂林铜山徐一带之匪军约八九千人,我自(虞)辰起开始围剿一日夜。茂林铜山徐已被我占领,匪军死伤共一千人,刻正被围困于坦里口、山口、牛栏岭,鸦鹊山一带山地,继续围剿中,特闻。

电文三∶1941年1月17日

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电∶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违抗命令,不遵调遣,自上月以来,在江南地区集中全军,蓄意扰乱战局,破坏抗日战线,阴谋不轨,已非一日,本月初自泾县潜向南移,竞于四日胆敢明白进攻我前方抗日军队阵地。

电文四∶1941年1月17日

第三战区战地党政委员会印发的军事委员会谈话∶此次事件,完全为整饬军纪问题,新编第四军遭受处分,为其违反军纪,不遵调遣,且袭击前方抗战各部队,实行叛变之结果。

——摘自安徽省档案馆1985年出版的《皖南事变文电选编》(国民党部分)


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皖南事变有哪些史料价值。
2020-11-23更新 | 208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口述史是以搜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编自湖南图书馆编《湖南抗战老兵口述录》(下)


提取材料信息,并说明其对研究抗日战争的史料价值。
2021-03-02更新 | 25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名校联盟优质校2021届高三2月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开罗宣言》,美国东部战争时间1943年12月1日晚7时50分于华盛顿发表(中译本于重庆时间12月2日公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开罗宣言》全文

罗斯福总统、蒋介石委员长、丘吉尔首相、偕同各该国军事与外交顾问人员,在北非举行会议,业已完毕,兹发表概括之声明如下:

三国军事方面人员关于今后对日作战计划,已获得一致意见。

我三大盟国决心以不松弛之压力从海陆空各方面加诸残暴之敌人,此项压力已经在增长之中。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三国决不为自己图利,亦无拓展领土之意思。

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

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指黑龙江、吉林、辽宁和热河,即伪满洲国)、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

我三大盟国稔知朝鲜人民所受之奴隶待遇,决定在相当时期,使朝鲜自由与独立.

根据以上所认定之各项目标,并与其他对日作战之联合国(即“联合国家”,是当时国内对反法西斯同盟国的习惯称呼)目标相-致,我三大盟国将坚忍进行其重大而长期之战争,以获得日本之无条件投降.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中国抗日战争的史料价值。
2020-11-01更新 | 364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202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6 . 南京国际航空烈士纪念馆宁波籍抗日英烈简表(部分)

分析上表,就其史料价值而言,无法佐证的是
A.社会上层青年为国家民族贡献抗日力量
B.美国支持和援助中国抗日
C.国民革命军将士在正面战场英勇抗日
D.国民政府作了抗日国防准备
2011-05-16更新 | 6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7 . 阅读下列材料

2021年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0周年,上海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举办了“伟大的抗战起点,深远的历史影响”的学术研讨会。下面是与会部分专家学者的观点摘要:

机构或院校学者主要学术观点
复旦大学余子道肯定了九一八抗战作为 14 年抗日战争起点、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重要地位,将九一八事变作为日本挑战华盛顿体系与
亚太地区国际关系发生重大变动的标志。
华东师大沈志华梳理九一八事变后远东国际关系的变动与经验教训有助于我们认识当今的国际形势,把握处理国际关系的主动权。
同济大学唐培吉运用大量史料证明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上海师大苏智良九一八事变是亚洲各国合作抵抗日本法西斯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起点和亚洲近代史的转折。
上海社科院马军九一八事变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起点的重要意义,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九一八事变中的历史担当与责任,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抗
战中的重要作用。

----根据2021年9月17日《新民晚报》改编整理


从材料中提取专家学者们的任意一个观点,拟定一个主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论述。(要求:论题须从材料中得出,论题明确,有理有据,史论结合)
2021-11-01更新 | 215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8 . 老照片是珍贵的历史记忆,也是史学研究的重要史料。1941年3月,陕甘宁边区八路军三五九旅在旅长王震的带领下开展了著名的南泥湾大生产运动(见下图)。据此可知


A.边区注重军事斗争与劳动生产相结合
B.百团大战的发动具备了物质基础
C.中共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
D.军民团结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障
2021-06-29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南明”指明亡后在南方建立的与清相对抗的政权。1940年至1945年,吴晗等众多学者流落西南时,搜集南明史料、碑帖,踏勘南明遗迹,创作与南明相关的作品。这说明
A.民族文化统一战线已逐步形成B.满汉矛盾的历史阴影影响深远
C.抗战激发了文人的历史代入感D.政府西迁改变了抗战地理格局
2021-10-24更新 | 131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双基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试图通过实施一系列教育改革来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1938年4月,国民党政府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制定并通过中国国民党抗战建国纲领》规定:“训练各种专门技术人英,予以适当之分级,以应抗战需要:训练青年,俾能股务于战区及农村;训练妇女,,俾能服务于社会事业,以增强抗战力量。”依据“对于全国各地各级学校之迁移与设置,应有通盘计划,务与政治、经济实施方针相呼应”的方案,有计划地安排了一批高校迁移、合并。各个学校开设了一些特种教学项目,如理科增设毒气化学、国防化学等课程;工科增设兵器学、防空学等课程;文科增设孙吴兵法、历史战争史料等课程;等等。1939年制定《大学及独立学院各学系名称》,对文学院、理学院、法学院等应设立的系别及名称做了具体规定。这些调为战时与战后教育建设、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搞绵自苟雅宏《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高等教育政策的调整及评述》


(1)根据材料,概括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高等教育改革的作用。
2021-04-18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五一中学2021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