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20世纪30年代,中国出现了“以对立党派实现政治妥协而载诸青史的一个范例”,自此内战得以停止,中华民族受益。这一“范例”反映了(     
A.革命统一战线建立的伟大意义B.国共合作抗战宣言发表顺应民心
C.国共搁置争端以挽救民族危机D.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取得重大成就
2022-11-14更新 | 298次组卷 | 3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各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项政策的实施,对于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革命战争的推进,起了决定性作用。但在日本侵略者步步进逼、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的形势下,为了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开始了党的土地政策的重大转变。

-摘编自柳礼泉《抗战时期党的土地政策研究》

材料二 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后,各解放区普遍深入展开斗争恶霸地主和没收、分配地主的土地。至1948年底,大约有1.5亿人口地区完成土改任务,使得1亿无地少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这一胜利,大大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积极性,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鼓舞了解放军指导员的士气。

-摘编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共土地政策从土地革命时期到抗战时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的意义。
3 . 20世纪30年代,中共中央决定将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政策调整为:给一切革命的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停止没收富农的土地及财产,允许有产阶级代表参加苏区政权管理工作,等等。上述调整(       
A.适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B.是为武装反抗国民党进行社会动员
C.表明党的中心工作以夺取城市为目标D.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争取广泛的支持
2022-06-09更新 | 10728次组卷 | 105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海桂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对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表现的理解,错误的是
A.根据国情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B.走上“工农武装割据”的正确道路
C.形成独立自主解决革命问题的领导核心
D.根据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关系
2022-01-05更新 | 207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3届海南琼海嘉积中学高三上质量监测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37年,陕甘宁边区组织民主普选,参选率达70%,其中延长等4个县当选县参议员中各阶层所占比例如表所示(单位:%)。这反映出当时边区
工人贫农中农富农:商人知识分子地主
465251122
A.各阶级联合政府得以建立B.政权的性质发生根本改变
C.践行了分权制衡民主原则D.受到建立统一战线的影响
6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无产阶级要推翻强大而又凶恶的敌人,单凭自己一个阶级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须建立一个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组织起浩浩荡荡的革命大军,才能夺取革命的胜利。毛泽东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初期就深刻阐明了统一战线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指出,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28年的民主革命历史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点。

——据王德华、侯远长主编《中国统战论纲》整理


提炼材料观点,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2021-05-18更新 | 361次组卷 | 5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形成的会议是
A.瓦窑堡会议B.洛川会议C.八七会议D.遵义会议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摘编自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共产党一大到六大党员数量的变化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信息,并结合20世纪30年代的时代变化加以说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图为不同时期中共党员主要成分比例分布情况。中共党员主要成分比例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反映出
A.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向农村转移B.中共革命策略随形势变化而调整
C.中国共产党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民主革命的发展扩大了党的影响
2020-07-03更新 | 1311次组卷 | 31卷引用:海南省万宁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考历史试题(B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37年《国民政府令》宣布,陈独秀“爱国情殷,深自悔悟,似宜宥其既往,借策将来。故依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第68条,将其有期徒刑8年减为3年”。已入狱3年的前中共领袖因此获释。这件事
A.得益于社会各方人士积极营救B.归因于陈独秀狱中省悟深刻
C.表明国民政府共赴国难的姿态D.表明国共两党之间尽释前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