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的沿革

材料 建党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的沿革从一个面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脉。

1926193119401948
入党誓词内我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履从党的纪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严守秘密,誓不扳党。牺牲个人,严守秘密﹐阶级斗争,努力革命,服从党纪,永不叛党。我宣誓:一.终身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二、党的利益高于一切﹔三,遵守党的纪律:四.不怕田难.永远为党工作﹔五、要作群众的模范﹔六.保守党的秘密;七,对党有信心;八,百折不挠,永不叛党。谨誓。我决心加入中国共产党,诚心诚意为工农劳苦群众服务.为新民主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干到底,自入党以后,努力工作,实事求是,服从组织.牺牲个人,执行命令,遵守纪律.保守秘密永不叛党,如有违背,愿受党纪严厉制裁,谨此宣誓。

——摘编自王为街《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的沿革》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有关入党词变化的两条信息,并结合具体史实进行说明。(要求:信息明确,说明充分,逻辑清晰)
2022-05-07更新 | 224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魏县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模拟演练历史试题
2 . 《救亡日报》是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的机关报。1937年8月创刊(下图为第一号),创刊伊始,“坚持团结抗战的旗帜和方向,把真实的报告给人民群众”,因此广受欢迎。《救亡日报》的创刊
A.践行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宗旨B.奠定了抗战胜利的基础
C.有利于全民族抗战局面扩大D.配合了“战略反攻”的适时开展
2021-11-19更新 | 202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表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的部分法令。这
时间名称主要内容
1939年4月4日《陕甘宁边区土地条例》改变旧的土地关系和所有权
1940年3月1日《陕甘宁边区政府优待外来难民和移民之决定》对外来灾民的安置和生产生活作出了具体安排
1943年3月19日《陕甘宁边区政府优待移民难民垦荒条例》对外来移民进入边区的垦荒和帮扶作出了规定
1945年3月28日《陕甘宁边区土地租伺条例》确定了减租的额度,对交租也作出了规定

A.使边区政府内部阶级矛盾得以解决B.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C.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D.使得边区土地所有权发生根本性变化
4 . 1939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在《中央对时局的指示》中指出:“必须依照中央过去的指示,极力发展统战线工作,力争中间阶层,深入群众工作,尤其在战区与敌后,要进一步依靠群众。”这一主张旨在
A.增强抗日的力量B.摆脱国民党的制裁C.巩固革命根据地D.增进与群众的联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共产党曾提出“赞助建立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当“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建立之时,苏维埃区域即可成为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苏区人民的代表,将参加全中国的国会,并在苏区实行与全中国一样的民主制度。”中国共产党提出这一主张有利于(       
A.推动国民革命不断深入B.创立苏维埃革命根据地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夺取解放战争最后胜利
2019-01-30更新 | 1887次组卷 | 35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编者按:《亮剑》是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100种优秀图书、100部优秀影视片之一。《亮剑》中体现的亮剑精神是: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亮剑精神,是我们国家军队的军魂。剑锋所指,所向披靡。)《亮剑》中的许多情节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的重大历史现象。

《亮剑》的主角李云龙,抗战初任八路军386旅独立团团长,指挥全歼骄横的日军山崎大队;后来,李云龙会同国民党358团团长楚云飞袭击日军县城守备部队,全歼日军守备部队官兵,从此二人惺惺相惜,成了朋友。1941年冬天,李云龙率独立团在野狼峪设伏,全歼日军两个中队,引起极大震动。日军为剪除独立团,袭击赵家峪,并将李云龙妻子抓进平安县城。于是,独立团直接进攻平安县城。攻城期间,楚云飞部自觉阻击驰援平安县城的日军。在平安县城之战后,楚云飞派两个营进驻李云龙团部所在地大孤镇,此举激怒了李云龙,李云龙以演习为名,围困楚云飞部,迫使其撤离大孤镇。抗战胜利后,内战爆发,李云龙与楚云飞在淮海战场上交战,双方险些同归于尽。


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2018-09-29更新 | 691次组卷 | 15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七七事变后,蒋介石召集专门会议,讨论发表宣言的问题。蒋介石认为,“日本其权在天皇,若我宣言能感动天皇,或可转危为安?”材料说明
A.国民政府表达了坚决抗日的信心
B.全面抗战局面由此开始
C.蒋介石未认识到日本侵华的野心
D.蒋介石准备消极抗战
2017-12-14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1935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在《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中提出将“工农共和国”的口号改为“人民共和国”,并相应地改变了党的若干政策。从中共中央的政策变动中可以看出
A.中共形成全面抗战的思想路线B.中共“左”倾关门主义更加严重
C.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D.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的发展
9 . 民国某年12月15日,在清华大学工字厅召开了清华教授会临时会议,朱自清、闻一多等教授共同起草了一份《宣言》,宣言中说:“夫统一之局,成之甚难,而毁之甚易,辛亥迄今二十余年,始有今日之局。此局一坏,恐世界大势断不容我再有统一之机会。此次之叛变,假抗日之美名召亡国之实祸,破坏统一,罪恶昭著,凡我国人应共弃之。除电请国民政府迅予讨伐外,尚望全国人士一致主张,国家幸甚。”宣言中声讨的是(   
A.西安事变B.伪满洲国的成立
C.皖南事变D.福建事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

第二十章 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第二十一章 两条路线、两个战场

1.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

2.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

3.平型关大捷

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迅速发展

第二十二章 毛主席《论持久战》的发表和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第二十三章 国民党反共高潮的被击退和《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第二十四章 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第二十五章 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

第二十六章 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

第二十七章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日寇的无条件投降

3.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2016-11-27更新 | 4249次组卷 | 26卷引用:河北省巨鹿县二中2018届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