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民族英勇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38年3月罗斯福亲信卡尔逊在《关于中国西北部军事活动的报告》中说:中国广大民众有一种崭新而且不寻常的民族主义精神;日本步兵在应对传统军事战役时效率较高,但面对没有固定成法可循的战术时却无所适从。这一报告
A.高度评价了国民政府进入相持阶段后的积极防御作战
B.充分认可共产党发动人民群众坚持游击战的正确战略
C.认为抗日战争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意识方才真正觉醒
D.支持国民政府调整片面抗战路线和单纯正面会战战略
2018-11-15更新 | 382次组卷 | 33卷引用:黑龙江省伊春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歌曲是时代的产物,与“游击战,敌后方,坚持反扫荡”反映出共同时代主题的歌词是
A.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B.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C.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
D.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1940年8月,《新华日报》开设专栏,每天发表一篇甚至多篇“华北破击战通讯”,如《平汉线上邢内段的破击战》《破击战在晋察冀》等。由此可知,这些“通讯”
A.打破了国民党的新闻封锁
B.表明了中共抗战的主体地位
C.振奋了全国军民抗战信心
D.宣扬了国共联合抗战的必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1937年11月12日,国民政府国防最高会议常务会议决定:“国民政府及中央党部迁重庆,军事委员会迁移地点,由委员长决定”16日,南京国民政府各机关除最高长官留南京主持工作外,其余均转道武汉。这表明国民政府
A.确立了抗战的战略基地
B.做好了战略防御准备
C.抗战的意志趋向动摇
D.在南京沦陷后的调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40年6月,蒋介石派遣宋子文作为自己的“私人代表”赴美接洽美援。到1941年4月1日,共争取到美国三笔合计1.25亿美元的经济援助。这反映出当时
A.防御阶段国民政府战场吃紧
B.官僚资产阶级趁机聚敛财富
C.反法西斯同盟之间通力合作
D.国民政府寻求支援坚持抗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根据下列信息推断,荣誉军人王强伤于
A.太原会战
B.徐州会战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
2018-01-08更新 | 88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是2015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我最喜爱的十六抗战歌曲”的网络投票结果(节选)。由此可知,入选歌曲
曲目创作年代
《义勇军进行曲》1935年
《黄河大合唱》1939年
《大刀进行曲》1937年
《游击队歌》1937年
《毕业歌》1943年
A.都创作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时期
B.表现了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精神
C.增强了世界反法西斯的必胜信心
D.鼓舞了所有中国居民的抗日热情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1年9月18日)晚上10点钟,暴戾的中国军队在北大营西侧,破坏南满铁路,袭击守备队,双方正冲突中……冲突完全是由一些偶然因素引起的。

——日军军机电报第一号

材料二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借口一个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日军随即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抵抗

——人教版历史必修1

材料三    日本政府制定的“大陆政策”:第一步,侵占中国的台湾;第二步,征服朝鲜;第三步,侵占中国的东北和蒙古;第四步,征服全中国;最后,侵占亚洲,称霸世界。


(1)材料一是对哪一历史事件的描述?日本当局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2)材料二是指哪一历史事件?列举这一事件后中国人民英勇抗击日军的重大战役。(不少于5个)
(3)根据材料三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所述历史事件分别是日本对外扩张的哪一步?日军的侵略政策破灭于哪一年?破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共关系的演变可以概括为“合作——对立——合作”。能够体现此变化的一组历史事件是
A.国民革命——北伐战争——遵义会议
B.北伐战争——八七会议——太原会战
C.黄埔军校——西安事变——南昌起义
D.五四运动——秋收起义——西安事变
2017-11-14更新 | 416次组卷 | 35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图是毛泽东致蒋介石的一封信。毛泽东盛赞蒋介石,主要是因为他
A.组织东北抗日联军
B.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C.倡议国共两党合作
D.组织正面战场抗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