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民族英勇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中央曾就土地政策作出决定:“在处理农村纠纷中,党与政府的工作人员,不是站在农民或地主的某一方面”“一切有关土地及债务的契约的缔结须依双方自愿。契约期满,任何一方有解约之自由”。作出这一决定的时间是
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2022-06-22更新 | 7346次组卷 | 59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沁源围困战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领导的一场战役。太岳《新华日报》社论曾评价:“沁源不是靠飞机大炮打下来的,它是靠八万老百姓和正规军、游击队、民兵的一致团结,经过长期围困与最后的围攻斗争,而将敌人赶走的。”这表明
A.“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B.抗日根据地彻底摆脱了国民党的影响
C.敌后战场牵制了日军主力D.人民群众是影响战争结果的重要因素
2021-10-07更新 | 4662次组卷 | 35卷引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第六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全面抗战爆发后,“晋南(根据地)一带在敌区用关羽的忠义来唤醒民众、乡士不做汉奸”;歌唱岳飞的歌“长江大水滚滚流"飘荡在延安的上空。对这些现象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A.华北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萌发B.借助通俗文化增强抗战意识
C.运用革命理论武装根据地群众D.广泛动员民众争当抗日英雄
2020-07-12更新 | 5562次组卷 | 77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近代上海报纸刊登《纪苏州一车夫》:昨日经过观前街,见一日本人,正在叫车,大呼:“至盘门(租界)大日本领事馆去!”车夫操吴侬软语道:“只拉我国的大国民,倭奴是不拉的。”这一记载可能出现于
A.1840—1894年B.1895—1911年
C.1912—1945年D.1946—1949年
2019-06-10更新 | 4806次组卷 | 56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
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关系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D.力图维护一党专政的局面
2019-01-30更新 | 4095次组卷 | 62卷引用:2017届黑龙江大庆中学高三上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歌曲和地图都能够反映特定时期重大的历史事件。下图是一幅近代某一场战争的示意图,下列歌词能反映这场战争的是
A.“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B.“我们抱定必死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C.“革命血如花,推翻了专制,建设了共和,产生了民主中华。”
D.“我背上了子弹带,勇敢向前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辛亥革命三十周年之际,《中央关于纪念今年双十节的决定》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和全国一切真诚的革命志士,都是辛亥革命最忠实的继承者。……我们共产党人誓与全国一切革命真诚志士一道,誓与全国人民一道,继续奋斗,不达目的,决不休止。”中共中央发表该决定,旨在( )
A.维护国共合作,坚持抗战到底B.推动国民大革命
C.完成土地革命,争取民权自由D.实现人民民主专政
2019-01-30更新 | 1680次组卷 | 56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41年开始,八路军三五九旅经过两年奋战,把荆棘遍野、人烟稀少的南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中共中央领导人带头开荒种地、学习纺线,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推动了大生产运动的发展。大生产运动的开展
A.打破了国民党对根据地的封锁B.推动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
C.有利于减轻根据地人民的负担D.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面对轴心国集团的军事威胁和侵略扩张,1941年2月美英两国举行秘密会议确定了"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当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并未因遭到日本的攻击而转移其战略重心,仍坚持这一战略。这主要是由于
A.美国与英国的战略目标完全一致
B.中国持久抗战牵制了大部分的日军
C.日本战略重心仍在中国敌后战场
D.中国战场进入相持阶段后压力减轻
2022-03-22更新 | 597次组卷 | 13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抗战时期,中国戏剧界一度出现历史剧创作的热潮。在1941年和1942年,当抗战形势最为严峻时,历史剧创作也达到了高峰,涌现了《花木兰》《大明英烈传》《忠王李秀成》《天国春秋》《屈原》和《正气歌》等被公认的战时历史剧名作。这表明
A.历史剧是抗战时期文艺作品的主流B.历史剧创作加快了抗战的胜利进程
C.国共合作促进了历史剧的全面繁荣D.剧作家选择作品题材受价值观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