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日战争胜利的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关于以下四幅图片,说法正确的是

图1

图2

图3

图4
A.图1驻守在上海的十九路军奋起抵抗
B.图2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
C.图3以破袭敌人的交通线为主要目标
D.图4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2021-12-03更新 | 20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三)历史试题
2 . 党的标语、口号是党公开树立起来的一面旗帜,是党用以唤起民众、鼓舞斗志、指引航程的政治号角。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924-1927年“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巩固革命联合战线”。
1927-1937年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建立工农兵苏维埃政权”;“打土豪,分田地”;“工农武装割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7-1945年“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为人民服务”。
1945-1949年“反对内战,争取和平”;“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将革命进行到底”;“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整理自厉有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标语口号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角色分析》
根据上述材料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主题明确,表述清晰,史论结合。)
3 . 抗战期间,毛泽东曾在一份报告中系统地阐述了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的极端重要性。这一报告
A.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B.纠正了党在军事上的“左”倾错误
C.适应了“延安整风”的需要D.发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召
2021-11-05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三)历史试题
4 . 著名文学家茅盾先生于20世纪40年代创作的小说《腐蚀》,刻画了国民党秘密警察破坏统一战线的罪恶。这部长篇,以小说形式阐明       臭名昭著的       这一历史事件。下划线处最可能填写的是
A.1935年;华北事变B.1940年;汪伪政府成立
C.1941年;皖南事变D.1944年;豫湘桂大溃败
2021-11-05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三)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部分中外历史事件简表

时间事件时间事件
1900190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47杜鲁门主义出台
1911辛亥革命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17俄国十月革命1972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1929193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79《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1931九一八事变1991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1942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同日军作战1994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2021-11-01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42年元旦,重庆举办“迁川工厂出品展览会”,吸引各界观众逾12万人。其中,包括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中共驻渝代表周恩来等,还有美、苏等主要盟国驻华使节都前来参观祝贺。这一展览会
A.利于鼓舞中国民众的抗战士气B.推动民族工业迎来发展高峰
C.改变了我国工业不合理的布局D.配合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7 . 下表为陕甘宁边区政府主要财政收入表(部分)。这
年份农业税(万吨)工商业税(元)公营企业(万元)
1941年20.1432819/
1942年16.53329979422
1943年18.424084533/
1944年1611594279418385.4
1945年12.433714697923121.1

A.深受近代民族工业内迁的影响
B.推动了民族战争的胜利进程
C.打破了国民政府的军事“围剿”
D.得益于土地改革运动的进行
2021-07-19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苏联合开辟了西北国际通道。该通道从苏联萨雷奥泽克到中国境内的霍尔果斯口岸,全长2925公里。据统计,1937年到1941年,中国向苏联购买飞机997架,坦克82辆,火炮1000余门,机枪5万余挺,汽车1000余辆。这些物资90%以上是通过西北国际通道运抵中国。1937—1944年,中国运交苏联的产品有钨砂、纯锑等矿产。西北国际通道是中国境内延伸距离最长、运行时间最长、也是最安全的国际交通线。

——摘编自尚季芳《论西北抗战大后方的地位》

材料二   1949—1966年《人民日报》十月革命纪念活动统计(节选)

1949年报道中苏两国工人开展生产竞赛的情况;发表文章,彰显十月革命的作用和影响
1952年社论《感谢苏联,学习苏联——庆祝十月革命三十五周年和“中苏友好月”》
1953年社论《十月革命的光辉照耀着我们前进的道路》,“中国人民满怀信心地为实现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斗争”
1954年“有必要发展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友好关系,以加强世界和平”
1960年在相关报道中反复强调“珍视中苏两国团结”
1966年十月革命纪念活动的规格和规模降至低谷。《人民日报》仅发表了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的一份贺电,礼貌性地表达庆贺,同时批判修正主义,提醒苏联“继承和发扬伟大十月革命的光荣革命传统”“捍卫十月革命的胜利果实”

——摘编自庞敏《从〈人民日报〉看1949—1966年十月革命纪念活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北国际通道”运行的背景。
(2)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材料二反映的中苏关系演变进行阶段划分并任选一个阶段说明划分的依据。
9 . 近代中国史上,不同时期出现过不同的标语口号,既是见证中国革命历史风云的“活化石”,也是承载着中国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的“生动教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比较以上不同时期的标语口号,从中提取有关反映中国革命抗争对象、方针政策、斗争方式等等的相关变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写明论题,前后关联,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图1、图2是中国抗战时期两次战役形势图。这两幅图反映

A.局部抗战向全民族抗战的转变B.抗战的主战场发生了明显变化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逐步建立D.抗战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反攻
2021-06-08更新 | 5821次组卷 | 63卷引用:重庆市秀山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