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日战争胜利的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1942年初,长沙会战后,美国海军部部长挥笔写下《告中国人民书》,其中说道:“数周以来,贵国在长沙之伟大战绩,非仅为中国之胜利,亦为所有同盟国共同之胜利,而为打击整个轴心国之胜利。”材料表明
A.长沙会战为战胜日本法西斯奠定了基础
B.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贡献
C.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地位提高
D.中国的抗战有力地支持了美国的斗争
2021-12-07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昌吉州昌吉教育体系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民国时期,广州在一次战役中遭到攻击,广东省主席吴铁城,广州市长曾养甫,第七战区司令长官余汉谋均不战而逃,最终广州被敌军攻占。当时香港某报极端愤慨地将失地事件与三人名字巧妙地嵌在标题之中,即成:“余汉无谋吴铁失城曾养离甫”此嵌名标题讽刺辛辣,使国民党军政要员的嘴脸暴露无余无疑。该战役最有可能发生于
A.国民大革命时期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42年元旦,重庆举办“迁川工厂出品展览会”,吸引各界观众逾12万人。其中,包括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中共驻渝代表周恩来等,还有美、苏等主要盟国驻华使节都前来参观祝贺。这一展览会
A.利于鼓舞中国民众的抗战士气B.推动民族工业迎来发展高峰
C.改变了我国工业不合理的布局D.配合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抗战时期,某战役指挥总部的电文指示:“……第129师应即以不少于三个团之兵力逼进并破击正太路,第120师以4个团之兵力破击雁门关南北之同蒲路,冀中区应以有力部队破击平汉路,平西区应以有力部队向南配合作战。各区应注意与聂(聂荣臻)取密切之联络,执行情形即电告。”该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B.淞沪会战
C.平型关大捷D.百团大战
2021-05-09更新 | 170次组卷 | 5卷引用:新疆石河子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题(A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武昌起义后,革命军规定“伤害外人者斩”“保护租界者赏”“守卫教堂者赏”。嗣后美国驻汉口领事虽然拒绝承认武昌革命军政府,但同时也拒绝清政府提出的由外国军舰帮助巡护长江,阻止革命军渡江的请求。武昌起义后短短半个多月,中国南方多省宣布独立,美国国务院认为此时向清政府借贷款是“不合时机和不明智的”。虽有个别美国外交官和商人担心革命威胁美国利益,主张干涉中国内政,但美国国务院却收到民众和舆论界潮水般的信件和电报,他们大多要求美国尽快承认中华民国。

——摘编自崔志海《美国政府对辛亥革命态度的原因分析》

材料二   抗战爆发以后,中国政府向美国寻求援助,但因美国顾虑美日关系而遇冷。19392月起,美国才陆续以民间贸易的形式向中国提供几笔数量有限的贷款。太平洋战争美日正式开战前夕,美国政府通过《租借法》,以总统名义扩大对华援助。《租借法》规定反法西斯战争结束,“租借”援助即告停止,但中国在19459月以后又继续获得与整个战时中国所获“租借”相当的“援助”。周恩来对此指出,“今日美械师几乎全数用之于进攻中共解放区”。

——摘编自任东来《抗战期间美援与中美外交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政府对中国辛亥革命采取中立态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中国全面抗战爆发到抗战胜利后初期的美国对华“援助”的变化趋势并进行评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全面抗战爆发到1939年底,八路军弹药主要来自收集、缴获和国民政府配发,供给稳定而充足;1940年到1942年,弹药来源于缴获、自造和购买,供给十分困难;1943年到1945年,缴获、自造和购买的弹药逐渐多于消耗。八路军弹药供给的变化反映了
A.国共关系的变化影响战争走向B.敌后战场民主革命力量的成长
C.大生产运动成效显著D.盟国对中共援助加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1945年8月11日,蒋介石电令其主力部队“要求各战区将士加紧作战努力,一切依照既定军事计划与命令,积极推进,勿稍松懈。“却命令陕北的第十八集团军“应就原地驻防待命”这是由于
A.国民党抗战的态度始终摇摆不定B.蒋介石急于迫使日军投降
C.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即将发生转变D.蒋介石准备立即发动内战
2021-01-26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八路军深处敌后,发动了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同时也打击了国民党制造所谓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谣言。这次战役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日胜利的信心。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

材料二   1945年,中国人民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抗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这是一个世纪来,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伟大胜利。

——摘编自田珏《台湾史纲要》


(1)根据材料二,指出“这次战役”的名称及其重大意义。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华民族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10 . 20世纪40年代初,华北根据地的新年画《立功喜报》借用传统年画的形式,以大红大绿、吉祥喜庆为特点,使用旧社会状元及第的报喜形式,把抗日英雄模范的"立功喜报"写上英雄姓名,许多村敲锣打鼓作为新年礼物赠送给军烈属、功臣家属。据此可知
A.根据地的精神生活水平显著提高B.根据地民俗活动封建色彩浓厚
C.传统民俗受重视的程度大为下降D.民俗活动呈现革命动员的特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