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共七大和抗战胜利的原因、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会议由张闻天主持,并就第一个议程——政治形势与策略作了报告,指出形势的发展迫切要求我党对华北事变以来的政治形势作出科学的分析,制定出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策略方针。接着,毛泽东发言,他首先引用了战国时期,六国采用苏秦的“合纵”策略建立联合阵线共同对抗秦国的典故作比喻,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毛泽东指出:由于中日民族矛盾的上升,迫使一切不愿做汉奸亡国奴的中国人团结起来进行民族革命斗争,甚至反革命营垒中也会产生动摇,对目前开始的抗日民族解放运动产生同情、中立以至于参加……当前的战略方针应以坚决的民族革命战争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进攻中国为总任务,一切战争都在民族战争的口号下进行。我们要把敌人营垒中间的一切争斗、缺口、矛盾,统统收集起来,作为反对当前主要敌人之用。

——摘编自梁俊英《瓦窑堡会议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材料二   《论联合政府》提出当前最重要、最迫切的任务是立即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报告对新民主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纲领和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作了全面具体的说明。关于新民主主义的一般纲领,报告强调,在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制度下,在发展国家经济、合作经济的同时,要让那些不是操纵而是有利于国民生计的私人资本主义有发展的便利,保障一切正当的私有财产。党的七大关于发展资本主义的论述,是对新民主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报告还首次明确提出要以生产力标准来评判一个政党的历史作用。

——摘编自李颖《中共七大胜利召开和党的指导思想的确立》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说明这次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并简析这一会议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意义。
(2)《论联合政府》是抗战时期的主要文献。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在抗日战争即将结束的时刻,《论联合政府》对中国前途的分析。“新民主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纲领”作了全面具体的说明,结合相关史实,从中国社会发展的角度予以扼要说明。
2022-09-04更新 | 161次组卷 | 2卷引用:百师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浙江卷)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3930日,日本御前大本营政府联席会议,审议通过设定“绝对国防圈”的第二个战争指导大纲,提出的方针

(一)帝国以在今明年内决出战局大势为目标,继续粉碎美英等敌国的进攻企图,迅速确立必胜的战略态势,同时迅速增强决胜战力,特别是航空战力,并主动进行对美英的作战。(二)帝国须进一步密切同德国的合作,为完成这场共同的战争而迈进,同时主动谋求对苏关系的好转。(三)迅速确立国内决战态势,同时进一步加强大东亚的团结。

大纲的要点还有:(一)排除万难,大致以1944年中期为目标确立对付美英进攻的战略态势,随时捕捉并粉碎敌人的反攻力量。为遂行帝国战争,在太平洋及印度洋方面将应绝对确保的重要区域(包括千岛、小笠原、内南洋(中西部)及新几内亚西部、巽他、缅甸)作为圈域。战争期间,自始至终要确保圈域内的海上交通。(二)努力避免日苏战争,积极改善日苏邦交,同时抓住机会调解德苏关系。(三)继续不断地对重庆施加压力,特别要扼制从中国大陆对日本本土的空袭或对海上交通的妨碍,并伺机迅速解决中国问题。

——据《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的战争指导大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本政府颁行“战争指导大纲”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期间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相互关系。
2022-08-28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3届高三8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3 . 2022年,中国共产党将召开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是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是近代中国历史和人民革命斗争发展的必然选择。大会概括了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关于新民主主义的理论和政策,关于解放农民的理论和政策,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与政策,关于革命根据地的理论与政策,关于建设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理论与政策等。

材料二   部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及中央委员会会议提出的主要任务简表

中共八大(1956年召开)
党的八大宣布: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召开)
全会以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重要讲话为指导,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中共十四大(1992年召开)
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
中共十九大(2017年召开)
大会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大会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1)为什么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结合材料一和抗日战争时期的史实,谈谈你的理解。
(2)阅读材料二,任选两次党的会议,结合时代背景,比较和阐释其主要任务是如何与时俱进的。
2022-05-25更新 | 269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2022年秋季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03(广东专用)-新高考地区专用-2022年秋季高三历史开学摸底考试卷(多卷区)
4 . 近现代中国社会转型与国家治理。

材料一   1864年上海租界成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会审机关——洋泾浜北首理事衙门,并由上海道台与英国领事会商组织正式法庭,通过了《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根据章程,会审公廨为中国的司法机构,由上海道台派一名同知主持……凡遇案件牵涉洋人到案者,必须由领事或领事派员会审。章程严格限制了会审公廨的管辖权和陪审官的权限。

1911年武昌起义后,由于会审公廊的满人谳员逃匪,驻沪领事团趁机接管了会审公廨并按照自己的意图进行改组,改组后会审公廨谳员由驻沪领事团任命,其菥傣亦由领亭团披给;司法管辖权限大为扩充;取消上诉程…….

民国政府成立后,中方多次要求会审公廨恢复到辛亥革命前的状态,这种努力在国人的请愿、上海总商会的推动及中外政府双方的照会上乃至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提案中都有体现。但由于西方国家的阻挠,没有取得多大的进展。

——摘编自陈策《上海公共租界法权变迁问题研究》

材料二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开展了修订新约运动,其中取消领事裁判权是一重点。南京政府与英美等国晨开多次谈判,于1930年收回了上海公共租界内由会审公癣演变而来的上海临时法院,达成了取消领事裁判权的初步协议。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鉴于中国战争的重要地位和中国人民的强烈呼声,1942年中英、中美达成了取消领事裁判权的协议,直到1943年中国似乎从形式上脱离了领事裁判权制度的桎梏。

新中国成立后的有关案件管辖的法律成果凸显了国家主权的司法自治原则,使中国涉外法权回归正统。

——摘编自胡燕《中国涉外法权变迁史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围绕上海会审公廨中外双方斗争的趋势及实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领事裁判权在中国变迁的因素,并谈谈你对领事裁判权在中国变迁的认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材料   194214月,罗斯福总统曾多次高度赞扬英勇的中国人民“在漫长的4年半的时间里顶住了轰炸和饥荒,在日本武器和装备占优势的情况下仍然一次又一次地打击了侵略军。”说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所表现出的顽强和勇气,“乃是对其他联合国家军队和全体人民的鼓舞”,”已经赢得美国和一切热爱自由民族的最高赞誉。”又说,“中国人民在这次战争中是首先站起来同侵略者战斗的:在将来,一个仍然不可战胜的中国将不仅在东亚,而且在全世界,起到维持和平和繁荣的适当作用。”罗新福的讲话,博得美国人民最热烈、发自内心的掌声。1942年,接受民意调查的人中,有80%到86%相信。中国在战时和战后可以可靠地同美国合作。

——摘编编自刘结勤、杨生茂主编《美国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发表赞扬中国人民抗日言论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斯福赞扬中国人民抗日言论的历史作用。
2022-02-24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江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年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抗战口号

材料   1935年,在“八一宣言”中,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

七七事变后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提出了“不让日本占领中国!”“为保卫国土流血!”的口号。

19385月,毛泽东在延安的一次演讲中,提出“兵民是胜利之本”的口号,这是《论持久战》中的著名观点。

19392月,抗日根据地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局面,毛泽东在延安生产动员大会上,提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

19399月,面对国民党制造的一系列反共摩擦,毛泽东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三大口号。

19457月,太行各界举行纪念“七一、七七”庆祝大会,群众高呼“拥护毛主席,成立联合政府,支援前线”口号。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三个口号,自拟主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1-12-17更新 | 246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7 . 近年来,中国学者编写出版了 “社会变迁与百年转折丛书”,共七册:《1840年被轰出中世纪》《1860年巨痛与自强》《1895年大梦初醒》《1901年慈禧太后的革新令》《1912年颠沛的共和》《1937年大灾难与大牵手》《1949年百年瞬间》。从书名中可见,编者认为中国近代的社会变迁
A.从局部地区扩散到全国B.与政治的改革密切相关
C.与战争的影响紧密关联D.突变和渐变交错地进行
8 . 从1931年到1945年,中国战场歼敌150万余人,占日军二战期间伤亡人数的70%。中国战场始终牵制着日本陆军的绝对主力,即使是在抗战末期,日本陆军还有64%被牵制在中国战场上。这说明
A.日本集中全力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B.中国坚持持久抗战以争取最后胜利
C.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大贡献
D.国民政府一直没有获得国际的支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