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共七大和抗战胜利的原因、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22-23高三上·广东·阶段练习
1 .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是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共“七大”第一次把毛泽东思想写进了党章,在全党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这是近代中国历史和人民革命斗争发展的必然选择,极大加速了中国革命胜利的进程。

——摘编自李颖《文献中的百年党史》

材料二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各个历史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顺应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重大变迁和历史发展大势,成为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逻辑起点和政策制定的现实依据。

——摘编自《党建杂志》2021.8.9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原因。
(2)以中国当代史的两个史实,简要阐释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依据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进行理论创新并制定党的方针政策的。
2022-12-13更新 | 74次组卷 | 3卷引用:黄金卷05-【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广东专用)
22-23高三上·河南安阳·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国民革命军抗日作战阵亡将领统计表(部分)。
上将中将少将合计
集团军22
军级369
军级以上参谋长1258
正师级314219
副师级21012
师级参谋长1910
正旅级91019
副旅级189
非战斗235
合计9374793

表中内容能够体现出(       
A.国民政府的战时体制效果显著B.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
C.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D.中华民族誓死不屈反抗外来侵略的精神
2022-07-05更新 | 104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1讲近代中国的新方向—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之政治:革命的征程(1931-1949)(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2022高二上·全国·专题练习

3 . 材料一   110年时间里……中华民族危难深重,外遭帝国主义的侵略,内受封建主义的压迫,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政治权利。……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政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中国近代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抉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一大跃进。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概括材料一中近代中国“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的主要原因。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近代前期(1840-1919年)中国为建立民主政治在政治领域进行的斗争和探索,并比较中华民国与以前的封建政权在政治方面的不同。

材料二   民国时期的联省自治运动,全盛于1920年到1922年间,军阀、学者、政党(包括中国共产党)都参与其中。“联省自治”包含两种意思:一是容许各省自治,由各省自己制定省宪,依照省宪自组省政府,统治本省;二是由各省选派代表,组织联省会议,制定联省宪法,建立联邦制国家。192310月颁布的《中华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国家联邦制的性质,曾被称为“联省自治宪法”。湖南、广东等省都颁布了省宪法,开展自治运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时期联邦制试验失败的原因。

材料三   19403月,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指示规定,在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并指出,共产党在政权中的领导作用,是要靠党员的质量来保证的,而不必有更多的人数,不是要盛气凌人地要人家服从,而是要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使别人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3)指出材料三中“政权”的性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2022-06-18更新 | 121次组卷 | 2卷引用:第09讲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暑假复习与自学课】2022年新高二历史暑假精品课(纲要下+选必一)
2022·山东菏泽·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如表是四部美国中学历史教科书对中日战争的描述。其共同之处是
教科书具体叙述教科书书名作者
珍珠港关军基地遭袭之前,有“大约三分之一的日军陷在了中国的泥沼之中”《世界文明史》斯特恩斯
尽管日军在组织和战斗挂能上颇为先进,但其对中国的进攻却并未得到自己所希望的结果。《地球人类史》布列耶特
中共以在二战中顽强抗日而赢得了支持。《世界的历程》斯特雷尔
尽管中国军队没能打败……日本,但是到1941年,他们成功地牵制了一半的日本军队——大约75万士兵。《新全球史:传统与交流》本特利齐格勒
A.明确交待了中日战争的性质B.对东方盟友的抗战有所肯定
C.指出了中国抗战的历史地位D.详细交待了中国抗战的贡献
2022-05-14更新 | 396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10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备战2023年山东历史新高考【3年真题+1年模考】精练【学科网名师堂】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2·山东·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如表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统计简表。这反映出
战场开始时间终止时间小计
欧洲战场1939.9.11945.5.8约4年9个月
苏德战场1941.6.221945.5.8约3年11个月
太平洋战场1941.12.71945.9.2约3年9个月
中国战场1931.9.181945.9.2约14年
苏对日作战1945.8.91945.9.225天
A.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推动了世界和平稳定
B.中国抗战是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C.战场虽相隔较远却总能相互配合影响
D.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遭到彻底消灭
2022-05-07更新 | 162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10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备战2023年山东历史新高考【3年真题+1年模考】精练【学科网名师堂】
2022·山东·模拟预测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革命历史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先后召开了一系列重要的会议,基本上从一次会议的胜利走向另一次会议的胜利。请任选图中的两次会议,并分析说明两次会议之间的革命不断走向胜利的史实。
2022-05-07更新 | 172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10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备战2023年山东历史新高考【3年真题+1年模考】精练【学科网名师堂】
2022·山东·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下图是日本设计师福田繁雄创作的《1945年的胜利》,该漫画
A.谴责美国对日本广岛和长崎的摧残B.凸显了20世纪现代主义绘画特色
C.表达了对雅尔塔体系强权的不满D.讽刺侵略战争的结果是自取灭亡
2022-04-16更新 | 208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10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备战2023年山东历史新高考【3年真题+1年模考】精练【学科网名师堂】
21-22高一上·四川自贡·期末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在这一过程中,中日甲午战争是一个重要的节点。中国甲午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这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条约。康有为曾这样评论:“吾中国四万万人,无贵无贱,听人驱使,听人宰割。此四千年中二十朝未有之变局”。甲午战后,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由“器物”层面进入制度层面,试图将传统的天朝上国整合为在现代国际社会中具有平等地位的民族国家。

——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材料二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是一次民族觉醒的运动。中国外交代表在国际会议上面对险恶的国际环境说“不”,这在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外交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开创了一个敢于对帝国主义国家现有秩序抗争的先例。从中国近代革命史角度说,五四运动标志着近代中国的革命运动,将从旧民主主义时期转到新民主主义时期。

——张海鹏《中国近代史读本》

材料三   抗日战争大事摘录

时间大事
1931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1935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发表《八一宣言》
193612西安事变
1937922国民党通讯社发表中共提交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1938526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指出人民战争的力量及其源泉
1940820八路军对华北日军发起总攻,参战兵力达105个团
1943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头上的不平等条约

(1)根据材料一,概括甲午战后中国民族主义发展的基本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时期先进中国人为重建现代民族国家所做出的积极努力。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枢纽,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加以说明。
2022-04-14更新 | 139次组卷 | 2卷引用:初升高检测卷(一)-2022年初升高历史无忧衔接(统编版)
21-22高三上·山东潍坊·阶段练习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抗战口号

材料   1935年,在“八一宣言”中,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

七七事变后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提出了“不让日本占领中国!”“为保卫国土流血!”的口号。

19385月,毛泽东在延安的一次演讲中,提出“兵民是胜利之本”的口号,这是《论持久战》中的著名观点。

19392月,抗日根据地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局面,毛泽东在延安生产动员大会上,提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

19399月,面对国民党制造的一系列反共摩擦,毛泽东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三大口号。

19457月,太行各界举行纪念“七一、七七”庆祝大会,群众高呼“拥护毛主席,成立联合政府,支援前线”口号。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三个口号,自拟主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1-12-17更新 | 246次组卷 | 3卷引用:【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山东专用)-一轮巩固卷02
21-22高三上·四川自贡·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1943年,中美、中英分别签订《中美新约》和《中英新的》,从法理上终结了英美两国在华获得的一切特权;同年,开罗会议发表《开罗宣言》,以国际文献的形式,确认中国领土完整:1945年,中国参与了联合国筹建的全过程,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这一系列事件表明
A.中国在抗战时努力塑造大国形象B.中国实现国家统一拥有国际法依据
C.中国抗战成为中国崛起的转折点D.中国方案逐渐得到世界大国认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