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共七大和抗战胜利的原因、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数据是事实,数据分析可帮助人们作出判断,得出结论。分析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统计简表,从表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①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时间最长的
②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苏联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没有帮助
④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 . 下图为“二战主要反法西斯国家参战数据示意图”。它反映了
A.抗战胜利标志着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
B.国际力量支持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C.抗日战争结束了列强侵占中国领土的历史
D.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3 . 下表日本陆军兵力分布统计
年份日陆军总兵力(师)侵华日陆军兵力(师)侵华兵力所占百分比
1937242188%
1938343294%
1939413483%
1940493878%
1941513480%
1942583764%
1943703864%
1944993640%
1945海外的侵略军共352万余人向中国投降的约128万余人50%

据表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
A.日本海军和空军的实力弱于中国B.中国为世界反法战争的胜利贡献巨大
C.中国抗日战争前后历时八年之久D.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战争中牺牲最大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简述材料一、二三中条约签订的背景分别是什么?对中国社会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四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2)材料四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

材料五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统计简表

战场名称开始时间标志终止时间
欧洲战场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1945年5月8日
苏德战场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苏联1945年5月8日
太平洋战场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1945年9月2日
中国战场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1945年9月2日
苏联对日作战1945年8月8日苏军出兵中国东北1945年9月2日

(3)根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简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有关资料统计,1946年的铁路运送旅客达12358.5万人次,比之前的最高年份高出7300多万人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
B.国民政府政治中心迁回重庆
C.政局稳定,各地交流频繁
D.抗战胜利后民众向收复区回流
6 . 下表分别为1940年12月25日刊登在延安《八路军军政杂志》第一卷第十二期上和战后日本防卫厅防卫研修所战史室编写的《华北治安战》中关于抗战时期,百团大战中日双方统计的日方伤亡情况
中方伤日军2万余人、伪军5000余人,俘日军280余人、伪军1.8万余人
日方伤1719人,亡302人,皇协军伤亡失踪1202人

A.中方的统计数据相对接近事实
B.日方减少伤亡数字以鼓舞士气
C.历史的真相无法还原
D.双方的统计与各自的立场有关
2017-05-20更新 | 100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