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共七大和抗战胜利的原因、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尽管中国的抗日战争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后已成为世界大战的一部分,但国共军队牵制了100万日本军队的事实并没有在后来的历史记录中得到充分重视。(但)没有中国的抗日战争,二战在欧洲战场的战事会更加扑朔迷离,出现其他变数。

——《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专家米德博士评价中国抗日战争》

材料二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日本方面重申站在充分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的“复交三原则”(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谓“日蒋条约”是非法的,无效的,应予废除。)的立场上,谋求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这一见解。

——1972年9月29日《中日建交联合声明》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欧洲学者对中国抗日战争地位看法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认识变化的依据。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72年9月中日正式建交的主要原因。
2019-06-2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德宏州民族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2 . 民族复兴是近代中华民族的追求目标,20世纪三四十年代民族复兴思潮大大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0年,一位回族同胞在《抗战三周年纪念感言》中写道:“整三周年的神圣抗战,已使大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积弱,蒙受了巨急的刺激,从而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基础,扎稳了抗战最后胜利的把握,首先我们为民族复兴的远大前途,抱乐观,感兴奋!

——摘编自《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第2卷(1940年)

材料二:教育家蒋梦麟在昆明躲避日机轰炸的防空洞里,写成《西湖》一书.他认为:“以中国文化同化能力之强,她必定能慢谩地吸收西方在科学上的贡献;以中国天然资源之丰富,人民智慧之高,科学的发展将使她前途呈现无限光明。“中国所走的路途相当迁回,正像曲折的长江,但是她前进的方向却始终未变。”

——张可荣《试论全面抗战时期的民族复兴思湖》

材料三:这个方无疑的是我民族复兴的唯一途径……只要我们能依照国父的遗教迈进,民族复兴是不成问题的,因为他已经在任何方面——无论文化、政治、经济等都替我们铺好了光明大道。

——萧一山《清史大钢》(成书于1943年)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位回族同胞对民族复兴“抱乐观”态度的理由。结合所学知识,举出说明此理由的主要史实。
(2)根据材料二、三,分别概括蒋梦麟和萧一山实现民族复兴的主张。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抗战时期人们关于民族复兴思想的共同点。
3 . 中美关系是近代以来最复杂最重要的双边关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40年代以来,美国试图在太平洋和东亚地区建立一种新的均势。美国的长期目标,是鼓励发展一个有能力抗衡苏联,并对美国资本开放的相对强大而友好的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美国政府支持中国国共合作抗日。国共爆发内战后,美国又试图调停国共内战但却没有赢得国共任何一方的好感。到1947年下半年,美国已决定放弃对中国事务的干预,转而将日本重建为美国在东亚势力的重要基地。在美国看来,重建日本比起干预中国,投入的资源要少得多,成功的把握更大。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对中国拥有联合国代表权,支持台湾国民党政府在联合国代表中国,在东亚和东南亚中国周边国家保持众多的军事基地围堵中国。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1969年,尼克松当选为美国总统,美国改变对华政策的时机似乎逐步成热。国际上,中国的核国家地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承认,日本崛起成为英国经济上的竞争者,而中苏的分裂加剧则提供了利用此情况来加强美国优势的机会。在国内,反越战运动如火如荼,自由派政治家和学者普遍呼吁重新评估对华政策,商界人士强烈渴望开展对华贸易。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总统访华,2月28日,中美联合发表《上海公报》。中美和解削弱了苏联的国际地位,促使苏联急于在一些正在谈判中的问题上与美国达成协议,中苏边境拖住了苏联的一百万军队,减轻了苏联在世界其他地方的军事压力。这样,在新的三角关系中,美国明显保持了平衡。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四十年代后美国对中国政策的演变历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尼克松政府调整对华政策的原因及中美关系和解对中国的影响。
(3)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请你展望21世纪的中美关系。
4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以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至如排斥他国主权,侵犯其领土,固非朕之本志。然自交战以来,已阅四载,虽陆海将兵勇敢善战,百官有司励精图治,一亿众庶之奉公,各尽所能,而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如仍继续交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如此,则朕将何以保全亿兆之赤子,陈谢于皇祖皇宗之神灵。此朕所以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停战诏书》(1945年8月14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日本《停战诏书》发布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停战诏书》对侵略战争的辩解。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中日战争时,日本统治集团十分狂妄,认为中国军队一击即溃。参谋本部的一位中佐狂言“军车通过山海关时中国方面就会屈服”。然而战争结果却是中国军民经过浴血奋战取得了百年来第一次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而日本帝国主义遭到了彻底的失败。

材料二   国殇墓园:位于中国云南省西部的腾冲县城,于1945年7月7日正式落成,是为纪念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远征军攻克腾冲战斗中阵亡将士而建的墓园,目前是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抗战时期正面战场阵亡将士纪念陵园。内有蒋中正签署的保护国殇墓园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布告”等碑记。陈列分“太平洋战争”、“腾冲抗战”、“腾冲人民对抗战的贡献”、“中印公路的建筑”、“腾冲战役中部分抗日将士事迹介绍”五个部分。

文革期间,国殇墓园遭到了严重破坏,大量墓碑、墓穴被捣毁。文革结束后,于1984年动工恢复了忠烈祠及墓园大门的原貌,并整理出了部分烈士资料及名录,使烈士英名重得昭于天下。

材料三   2015年5月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耿雁生表示,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中国将于2015年9月在北京举行阅兵式,目的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开创未来。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部队。在1600余字的讲话全文中,习近平共18次提及“和平”。

——摘自网络新闻资料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战前如此狂妄的原因。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日本为何“最后却遭到了彻底失败”?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不同时期政府对抗战历史重视的不同方式,并说明其各自的现实意义。
(3)结合国殇墓园的沧桑历史谈谈今天我们还有哪些纪念抗战的方式。
6 . 2015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1929年2月,南京《时事月报》刊出《惊心动魄之日本满蒙积极政策──田中义一上日皇之奏章》的爆炸性新闻,透露了不为人知的《田中奏折》。奏折宣称:“欲征服支那(中国),必先征服满蒙(中国东北);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材料二泱泱华夏,赫赫文明。──洎及近代,积弱积贫。──侵华日寇,毁吾南京。劫掠黎庶,屠戮苍生。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哀兵奋起,金戈鼍鼓。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铭文


材料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田中奏折》暴露了日本的狼子野心,奏折曝光后日本对“满蒙”“支那”和“世界”先后采取了哪些重大的“征服”行动?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全面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兄弟同心,共御外侮”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国抗战的历史地位或伟大意义。
7 . 总结概括是复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如表为某同学设计的历史知识表格,下列选项与表格要求完全符合的一项是
A.①中共一大召开   ②北伐战争   ③淞沪会战   ④重庆谈判
B.①国民会议运动   ②遵义会议   ③独立自主的游击战   ④三大战役
C.①国共合作   ②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③《论持久战》④七届二中全会
D.①黄埔军校创办   ②国民会议运动   ③《新民主主义论》④开国大典

8 .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太平洋战争的结束开创了东亚的一个新时代。中国通过长期的反侵略斗争,取代了日本的主导国家地位,从战前的半殖民地状态一跃而为五大国之一及联合国的创始国,拥有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和一票否决权。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从1937年到1941年,中国独力抗战,抗击了在中国本土的50万到70万敌军——大约是日本总军力的一半——此外还有20万到70万的驻东北关东军。在1945年战争结束时,230万日本的海外派遣军中有120万被钉在了中国。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三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中国向苏联提供了4.5亿美元的矿石,向美国提供了价值7.48亿美元的桐油和锡、钨等矿产品,向英国提供了价值1.48亿英镑的农、矿产品,有力地支援了盟国的反法西斯战争。

—步平、荣维木主编《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

材料四现代化的发展自有其内在的规律,但在战争状态下,现代化的走向便不可能完全按照通常的经济规律运行。由于中国大部分在战前较为发达的地区多处于日军的占领之下,被纳入了日本占领当局“以战养战”的战时轨道。

—步平、荣维木主编《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抗日战争胜利对中国的影响。

(2)据材料二、三,说明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怎样的贡献?这与材料一之间构成了什么关系?

(3)材料四认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句话的理解。

9 . 下列对中国抗日战争的主要特点的概括,最全面完整的是
A.由局部抗战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全民族团结的民族解放战争
B.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国共两党联合抗日战争
C.在两条抗战路线指导下的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的民族战争
D.世界现代史上最早起来单独抗击侵略的反法西斯战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