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8 道试题
1 . 20世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国共关系的演变可以概括为“合作一对立一合作一对立”。能够体现此变化的一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八七会议--遵义会议一辽沈战役
B.国民革命—红军长征一抗日战争一解放战争
C.黄埔军校—南昌起义一太原会战一百团大战
D.五四运动一秋收起义一西安事变一武汉会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主义情绪在中国蔓延。那些在十几年前把欧美作为中国改革的榜样和理想的青年知识分子,热切地期待着1919年巴黎和会的结果。然而,当和平缔造者们同意日本继续干涉中国时,这些希望被彻底粉碎了。

——摘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大事记﹣1949 年(部分)

1948.09﹣1949.01人民解放军连续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1949.03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
1949.04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
1949.0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

——据金冲及著的《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青年知识分子期待的“1919年巴黎和会的结果”是什么,简析“希望被彻底粉碎”而引发的运动的重要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大事年表所列资料及所学知识,概述表中所列大事为新中国成立所创造的条件。
3 . 毛泽东指出某一战役的中心注意力必须放在锦州作战方面,只要攻克了锦州,就有了主动权,就是一个伟大的胜利。这一战役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毛泽东说:“我刘邓、陈粟、陈谢三路野战大军……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歼灭大量敌人,……使蒋军处于被动地位,起了决定性的战略作用。”该军事行动的“战略作用”是(     
A.迫使国民党军队停止全面进攻B.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
C.开始同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D.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2021-02-01更新 | 898次组卷 | 36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昆一中空港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毛泽东在会上提醒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七大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D.中共八大
6 . “实行无后方作战和围魏救赵战法,直捣国民党军战略纵深大别山地区,调动和吸引了大量国民党军于自己的周围,配合陕北、山东战场粉碎了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材料中的事件
A.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B.粉碎了国民党全面进攻
C.保证了淮海战役的胜利D.改变了国共兵力的差距
2021-02-01更新 | 168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下列概念没有包含作者立场和价值观念的是
A.抗日战争B.新民主主义革命C.淮海战役D.人民解放战争
9 . 对下图年代尺解读最全面、最准确的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D.北伐战争时期
2021-01-20更新 | 178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5-2016学年云南蒙自一中高一10月考历史试卷
10 . 1919年、1949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主义情绪在中国蔓延。那些在十几年前把欧美作为中国改革的榜样和理想的青年知识分子,热切地期待着1919年巴黎和会的结果。然而,当和平缔造者们同意日本继续干涉中国时,这些希望被彻底粉碎了。

——摘自(美)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1750年至今)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大事记——1949年(部分)


——据金冲及著的《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上)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青年知识分子对“1919年巴黎和会的结果”的期待,简述“这些希望被彻底粉碎”而引发的运动的重要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大事年表所列资料及所学知识,概述1949年发生的这些大事为新中国成立所创造的条件。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