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彻底破坏国民党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进一步破坏和消耗解放区的人力、物力,使我们不能持久的反革命战略方针。

—《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

材料二我军第二年作战的部分任务是:以一部分主力和部分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

—《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

材料三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这个事变一经发生,它就将必然走向全国的胜利。

—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请完成:

(1)材料一中提出了什么作战方针?提出这一方针的背景怎样?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解放战争第二年作战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3)全国性战略反攻的主攻方向是哪里?为何作出这一选择?

(4)材料三又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其中的转折点又指什么?

2018-07-31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峨山一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历史

2 . 地图是历史事件发生空间范围的体现,是时代发展变化的反映,也反映了历史发展趋势,也反映了历史发展潮流,仔细阅读以下地图,回答相关问题:

依据图片材料回答问题:

(1)依据材料一,如何理解国民大革命的含义?分析这次革命对以后革命影响?

(2)据材料二,从革命任务变化以及革命中心转移的角度说明长征历史转折意义?长征对中共发展有何影响?

(3)材料三中敌后抗日根据地分布特点?依据材料二和四说明中共军事力量发生质的变化,说明这一变化的原因?

(4)从以上材料反映历史事件,可以看出中国革命性质。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中国革命运动此伏彼起,义和团运动失败后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相继发生。革命与义和团相比已有很大不同,而五四运动则带有更新的时代烙印。

材料二: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步骤。而其第一步现在已不是一般的民主主义,而是中国式的、特殊的、新式的民主主义,而是新民主主义。……这个历史特点,并不是从鸦片战争以来就有了的,而是在后来,在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才形成的。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

材料三:维经斯基1920年来华时,虽然马克思主义已在中国有所传播,但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建党学说的领会还不深……通过维经斯基的宣传,中国早期的共产主义者“更加明白了苏俄和苏共的情况,得到了一致的结论‘走俄国人的路’”……在维经斯基的带助下,这些早期的共产主义者到工人中去开展有组织和有计划的宣传和组织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在思想上、组织上做好了准备。

﹣﹣何云庵等《苏俄、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与义和团相比在斗争目标上已有很大不同”的表现,并说明五四运动的新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存在的“特殊”之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苏俄是如何帮助中国革命的。
2022-02-27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临渭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