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中共中央在某次会议上提出:“从1927年到现在,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在乡村,在乡村聚集力量,用乡村包围城市,然后取得城市。采取这样一种工作方式的时期现在已经完结。”此次会议(     
A.提出了工作重心必须乡村转移到城市
B.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奠定政治基础
C.正式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D.成为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邓小平在1948年4月指出:去年的战略行动,我们由黄河到长江跃进了一千里,中国从北到南没有多少个一千里,从长江再跃进一千里就到了广东、福建的边界,剩下不到一千里了,蒋介石的反动政权就要垮台了。“我们去年的战略行动”的意义是
A.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B.取得了战略决战的胜利
C.解放了长江以南的地区D.粉碎了国民党全面进攻
3 . 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领导的军队进行了多次较量,在解放军1948年发起的战略决战行动中,对国民政府政治中心产生巨大冲击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4 . 1949年5月,上海学生这样记述:“离开老太太远远的位置上,一位解放军战士忽然站了起来空出座位,说道:‘老太太,请坐!’……解放军向老百姓借东西从不让他们吃亏,他们也乐意借。”据此推断,中共能够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是
A.武器装备精良B.群众基础深厚
C.军事战略正确D.国际援助广泛
2021-02-01更新 | 507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毛泽东的诗词是一部中国革命的壮丽史诗,其中“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泛指江西)一带不停留,便向潇湘(泛指湖南)直进”、“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分别对应的历史事件(        
A.秋收起义   红军长征   南昌起义B.北伐战争   红军长征   渡江战役
C.南昌起义   北伐战争   淮海战役D.秋收起义     红军长征     渡江战役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人民日报社主办的报刊《人文历史》在某期中载有一文,其标题为“□□□□——以战促和,古都新生”。据此判断,该文章的主标题应该是
A.淮海战役B.平津战役C.渡江战役D.辽沈战役
7 . 野战军进入新区后,联合群众,使新区变成可靠的后方基地,为三大战役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以上所述的历史当发生在
A.国民革命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D.新中国成立初期
8 . 陈旭麓先生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关于这“三次高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根本一致B.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根本一致
C.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根本一致D.革命对象与革命领导根本一致
2020-03-27更新 | 265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北师大沧州渤海新区附属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统计,淮海战役的第三阶段,解放军参战兵力与解放区支前民工的比例高达1:9。当时人民提出的口号是“倾家荡产,支援前线,忍受一切艰难,克服一切困苦,争取战役的胜利”。民众踊跃“支前”的原因是
A.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B.解放区基本实现“耕者有其田”
C.土地革命得到民众热烈欢迎D.国统区财政经济陷入崩溃境地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不同历史时期中共制定的土地政策(或土地路线)

——据《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等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知识,对表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
(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