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4 道试题
2024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1 .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欲求抗战的最后胜利,欲求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之实现,其在今天和将来,除应加强我们内部的团结,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外,别无方法与途径。这是挽救时局和复兴中华的关键。

——《新华日报》发刊词(1938)

材料二:如果要使革命进行到底,那就是用革命的方法,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不动摇地坚持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主义,打倒官僚资本主义,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这样,就可以使中华民族来一个大翻身……

——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1948)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全面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现民族复兴任务不同的原因。
2024-03-31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大题04 原因、背景类-【大题精做】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大题突破+限时集训(新高考通用)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土地法规中主要阶级划分词语出现频率统计。

注: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b.《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c.《中国土地法大纲》。

——兰夕雨《中国共产党阶级划分词语之变迁》

请对新民主主义革命三个时期“地主”一词出现频率的特点做出合理解释。
2023-10-10更新 | 11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2024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01年,梁启超为其师康有为先生作传时,将英雄分为应时之人物和先时之人物两大类,并将康有为许为先时而生的英雄。他写道:“有应时之人物,有先时之人物。先时人物者,社会之原动力,而应时人物所从出也。质而言之,则应时人物者,时势所造之英雄;先时人物者,造时势之英雄也。应时者有待者也,先时者无待者也,同为人物,而难易高下判焉矣。”……对此梁启超解释道:“社会进化,全社会之人同进之谓,而导率社会多数以进者,又恒在一二人。古今中外能进化之社会,皆其历代圣哲豪杰人格之化成也。”

——摘编自李红宝《梁启超英雄观辨》

材料二     1949年9月30日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心,正面镌刻着毛泽东同志所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箔大字。背面为毛泽东起草、周恩来书写的小楷字体碑文,碑文内容如下: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梁启超英雄观的内涵,并分析他产生这种英雄观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的英雄观与梁启超的英雄观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从碑文中所列的三个时段中任选一个时段,概述其革命阶段性特点并简要阐述这一阶段的革命历程。
2022-12-22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九校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2年,《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规定:必须扶助农民,减轻地主的封建剥削,实行减租减息,借以改善农民生活,提高农民抗日与生产的积极性;在实行减租减息后,又必须实行交租交息,并保存地主对土地和财产的所有权,借以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

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和一切财产,“按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并归个人所有”。

材料二:新中国建立初期,随着土地改革的进行,人民政府将疏通工农业产品流通渠道、开展城乡物资交流作为恢复国民经济的基本措施。打开农村土特产品销路以疏通流通渠道。同时,收集农村对工业品的需求信息,带工业品下乡,打开工业品的农村市场。由此促进了农副业的发展,城市工商业由此获得了原料和销路。这对刺激工商业恢复、增加财政收入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比较这两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土地政策的异同。分析这两个时期土地政策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建立初期农民购买力增强的原因及其对当时国家经济建设的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孙中山率先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这一口号被称之为“中华民族复兴的第一声”。1911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堕落的清朝政府,这是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进行的一次伟大而艰辛的探索。可以说,武昌城头的一声枪响,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树立了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摘编自康沛竹、尚娜娜《辛亥革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里程碑》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实践中,在付出巨大牺牲和残酷代价之后,义无反顾地走上了以武装斗争反抗国内外反动统治的革命道路。在斗争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出发,带领人民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党领导人民沿着这条适合中国情况的正确革命道路,经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最终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历史证明,只有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才能救中国。

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摘编自刘建武《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谋复兴的百年担当与辉煌成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里程碑”的内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的社会条件。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青年一代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使命。
6 . 第4枚:“伟大胜利”。

【邮票名称与编号】伟大胜利,图序20-4 J(2021年)
【发行日期】2021年7月1日,志号:2021-16
【选题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高中历史统编版教材纲要上册,第150--152页。
【画面介绍】
该票由众多元素构成,左下:西柏坡、右下:香山双清别墅、上方正图:渡江战役(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邮票画面正上方正中间印有邮票发行标题,左下角写着图名:伟大胜利,印有邮票志号2021-16,右下角印有本张图片在套册中的图序及面值1.20元。画面运用油画方式手绘绘制而成,表现力、色彩浓度、笔触的运用使得邮票产生尊贵之感,与建党百年的喜悦气氛相得益彰。
【背景解读】
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在驻西柏坡期间,所体现和创立出一系列革命精神,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在这里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香山双清别墅曾是毛主席住过的地方,曾是中共中央的指挥中心,曾发生过扭转中国命运决定中国前途的大事。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新中国诞生谱写的光辉历史,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解放战争后,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华民国时期结束。该邮票发行于2021年7月1日,即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周年纪念日。
【问题设计】
(1)解放战争揭开战略反攻序幕的标志是什么?
(2)解放战争中的三场重要战略决战是那三场?
(3)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党的工作重心有何变化?
(4)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意义是什么?
2022-08-22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邮票里的党史
7 .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时间

会议

内容

出处

1921

中共一大

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持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除为止。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

1922

中共二大

党的最低纲领,即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中国共产党宣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对革命对象认识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

革命纪念馆是纪念革命先烈丰功伟绩,了解光荣革命历史、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所作出的突出历史功绩。综合上述材料,就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历程,谈谈你的历史认识。
2022-07-07更新 | 161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8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增强理论自信-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通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48430日,《中共中央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发布。以下是某纪念馆关于“五一”口号部分内容的展板:

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

(二)今年的“五-”劳动节。是中国人民死放蒋介石走向灭亡的日子,蒋介石做伪总统,就是他快要上断头台的预兆,打到南京去活提伪总统蒋介石!

……

(四)全国劳动人民团结起来。联合国知识分子、自由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社会资达和其他受国分子,巩固与护大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统一战线,为着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面共同奋斗!

(五)各民主党源、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为展板内容撰写一份解说词。(要求:解说全面,语言流畅,表述成文)
9 . 从根据地到解放区

材料一1935年,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进一步巩固和扩大陕北革命根据地,并进行政权建设,1937年,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1945年,毛泽东说:“只有陕北根据地保留下来了,其他根据地都丢了,陕甘宁边区的作用非常大,我说它是中国革命的一个枢纽,中国革命的起承转合点。……万里长征,脚走痛了,跑到这个地方休息一下,叫做落脚点。我们不是要永远住在这里,这个地方是落脚点,同时又是出发点。”

材料二 1948年5月,中共中央着眼战略形势发展,决定将晋察冀、晋冀鲁豫解放区合并成立华北解放区。全区只划为1个行政省(察哈尔),6个行政公署(冀中、冀东、冀南、冀鲁豫、太行、太岳),294个县。1948年9月,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在石家庄召开,选出了华北人民政府组成人员。1948年12月,华北人民政府宣布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统一发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套人民币。1949年1月31日,平津战役结束。


(1)为什么陕北根据地既是“落脚点”又是“出发点”?结合材料一和所学,谈谈你的理解。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华北解放区成立的历史背景,并简述其作用。
2022-05-15更新 | 349次组卷 | 7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下图是中国共产党颁发给罗明信(图1)卢金锡(图2)刘香文(图3)的土地证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提取图中的关键信息,请你任选其中一人,为当时的他代写一封致当地政府的感谢信。(要求:300字左右;紧扣时代背景;符合人物身份;严禁出现考生本人姓名等信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党的土地政策与政权建设的内在逻辑。
2022-05-13更新 | 21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