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4 道试题
1 . 南京总统府办公桌上的台历,透过历史的尘埃还能看到上面写着“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作为历史它在此定格成为永恒。它的寓意是(     
A.日军占领南京并进行大屠杀B.人民解放军战争到此结束
C.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D.中国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2 . 某战役,针对国民党军队的蛇形军事部署,中原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定下了“夹其额、揪其尾、断其腰”的策略。而攻打皖北交通枢纽宿县,切断津浦线徐蚌段,就是“断其腰”。据此推断该战役是
A.徐州会战B.平津战役
C.千里跃进大别山D.淮海战役
3 . 一国民党师长的日记中写道:“连日报载徐州迄蚌埠之线军事紧张,陈赓部自郑州、开封东向攻徐州,陈毅部由鲁南豫东攻徐州,刘伯承部由皖北侧攻凤台、蚌埠。”日记中描写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
A.徐州会战B.太原会战C.渡江战役D.淮海战役
2022-03-17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普通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47年底,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报告中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扭转了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匪帮的车轮,使之走向颠覆的道路。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即在前头。”毛泽东作出此判断的背景是(  )
A.解放区军民不断粉碎国民党的进攻
B.人民解放军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C.东北全境获得解放
D.国民党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代中国人民在反对国内外反动派的斗争中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积极探索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辛亥革命作为中国政治化的一种主要手段,以理性行为来改变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在营造和谐环境的基础上,中国现代化得以更好发展。辛亥革命已经开启了法制国家发展进程。它的发生预示着,中国政治向现代化发展的首次尝试,其意义不可小觑。

——刘明《辛亥革命——中国现代化的拓荒运动》

材料二   泱泱华夏,赫赫文明。洎及近代,积弱积贫。侵华日寇,毁吾南京。劫掠黎庶,屠戮苍生。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兽行暴虐,旷世未闻。同胞何辜,国难正殷。……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

——节录南京国家公祭鼎铭文

材料三   时任总前委书记的邓小平在《从渡江到占领上海(194984日)》汇报材料中这样说道:“假如有人问,你们渡江花了多少时间?我们肯定地回答,先头船只最快的一刻钟”。但是作为推翻旧政权、解放全中国的标志,渡江和解放南京的政治意义无疑又是巨大的。

——赵笺《解放南京——军史美术创作的一个条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后“开启法制国家发展进程”和推动中国“政治现代化发展”的具体表现。并指出辛亥革命的性质。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公祭的是什么事件?国共两党在抗战中“捐躯洒血,浩气干云”,请各举一个战役说明。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解放南京的政治意义”。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中国积极探索复兴道路的主题。
6 . 1947年,毛泽东饱含激情地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毛泽东所说的“转折点”是指
A.孟良崮战役胜利B.三大战役胜利C.千里跃进大别山D.渡江战役胜利
7 . 如图为中央档案馆藏文件,是毛泽东修改的某次会议的决议。在历史上,这次会议
A.提出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B.创造性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C.提出党的工作重心须由农村转移到城市D.创造性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
2021-09-06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基础性调研测试历史(选修)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1949年4月,陈毅欣然写道:“旌旗南指大江边,不尽洪流涌上天。直下金陵澄六合,万方争颂换人间。”该诗描写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A.刘邓大军千里跃进,挺进大别山B.渡江战役,推翻南京国民政府
C.平津战役,和平解放北平D.民众支援前线,淮海战役胜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某中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放映了一部电影,其中有这样一组镜头:一队士兵冲进一座很大的建筑物,建筑物上写着“总统府”三个大字,士兵爬到建筑物上扯下原来的旗帜,旗帜飘落地上。镜头转到一房间,房间里办公桌上日历的日期是4月23日。据此判断日历上的年份应该是
A.民国35年B.民国37年C.民国38年D.民国36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49年4月,陈毅欣然写道:“旌旗南指大江边,不尽洪流涌上天。直下金陵澄六合,万方争颂换人间。”该诗描写的历史事件是
A.跃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序幕
B.淮海战役,民众支援取得胜利
C.平津战役,北平和平解放
D.渡江战役,国民党大陆统治覆灭
2022-04-19更新 | 223次组卷 | 28卷引用:江苏省大丰市新丰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