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下列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示意中,正确的是(       
A.国民党重点进攻→国民党全面进攻→解放军战略反攻→国共两党战略决战
B.国民党全面进攻→国民党重点进攻→解放军战略反攻→国共两党战略决战
C.国民党重点进攻→解放军战略反攻→国民党全面进攻→国共两党战略决战
D.国民党全面进攻→解放军战略反攻→国民党重点进攻→国共两党战略决战
2 . 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是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B.实现了挺进中原的计划
C.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
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
2022-07-03更新 | 126次组卷 | 58卷引用:湖南省湘西自治州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中共参加重庆谈判和北平和谈的共同目的是
A.实现和平,减轻人民苦难B.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C.停止内战,一致对外D.争取战略主动地位
4 .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城乡必须兼顾,必须使城市工作和乡村工作,使工人和农民,使工业和农业紧密结合起来。绝不可以丢掉乡村,仅顾城市。如果这样想,那是完全错误的。但是党和军队的工作重心必须放在城市,必领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毛泽东提出这一主张表明
A.抗日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B.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
C.党的工作重心即将发生转移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所示是1949年4月23日发行的一份报纸的版面。它可用于研究
A.国民革命统一战线的构建B.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覆灭
C.中共军事力量的战略反攻D.全面抗战进入反攻阶段
6 . 下图所示是1949年4月发行的一份报纸的版面。这可用于研究
A.中共军事力量的战略反攻B.国民党在大陆统治覆灭
C.国民革命统一战线的构建D.全面抗战进入反攻阶段
2022-02-1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挺立潮头,最终夺取革命胜利。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毛泽东

材料二     193777日,日本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日战端初启时,日本统治阶层认为只需一个月日军便可“凯旋班师”,但由于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和直接推动,中国出现了抗日救亡的高潮并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是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使日本法西斯企图迅速征服中国的狂妄野心彻底破产了。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三     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统治区财政经济逐渐陷入崩溃的境地。为了维持战争的庞大开支,国民政府无限制地发行纸币,随之而来的是恶性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国民党的反动政策和官僚资本的巧取豪夺,使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受到残酷的压迫和剥削,民族资产阶级也受到排挤和打击,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下降,民不聊生。国民党在人民中的信誉一落千丈。

——《中外历史纲要》(上)


(1)材料一中的“霹雳一声暴动”指的是什么事件?之后中国革命走上了一条怎样的道路?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旗帜及作用。
(3)根据材料三,分析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灭亡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
2022-01-22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在解放战争某一时期,人民解放军开始从数量上取得了超过国民党反动军队的优势。这一局面的出现始于
A.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B.打退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C.辽沈战役的胜利D.淮海战役的胜利
9 .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从1927年到现在,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在乡村,在乡村聚集力量,用乡村包围城市,然后取得城市。采取这样一种工作方式的时期已经完结。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了城市”。毛泽东有关工作重点转移论断的依据是
A.国民党军队主力的基本消灭
B.中共结合实践首次提出的重要论断
C.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D.提升执政能力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