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21-22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所谓“中国者,天下之中也”。即九州的中心为华夏族的居住区,其四周被视作虚幻的方外,为四夷居住区,拱卫中国。中国古代“天下观”是有限性疆域的观念,而“大一统”和“夷夏观”则在“天下观”的基础上,由历代儒家学者根据不同形势而构建的两个重要方面。这种一体两面的认知随儒学成为官方哲学而被意识形态化,进而形成了祭天制度、礼法制度以及对边疆统治制度等有利于“天下归一”的有力实践。

——改编自吕文利《中国古代天下观的意识形态建构及其制度实践》

材料二   国家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分工及私有制是国家产生的原因。国家应该包含以下几点:其一,国家作为实行阶级统治的社会公共权力机构,是阶级统治的政治形式。其二,国家是特殊的暴力机器。“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其三,国家必须履行社会管理等公共职能。尽管一切剥削阶级国家本质上都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其四,随社会不断发展,国家最终将被“自由人联合体”取代。

——改编自袁明、黄明娣《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研究综述》

材料三   习近平主席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主席着眼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提出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表达了中国对于国际秩序的美好愿望和追求,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

——改编自陈积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时代背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天下观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中国传统的天下观相比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不同之处。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来源。
21-22高三上·江苏南京·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马克思和恩格斯吃惊地发现,早在19世纪40年代初,在曼彻斯特的一个纺织厂区里,每到星期天就有3000多个工人集体坐在路边谈论政治、社会和文化。这是很震撼的场景。工人们把宗教歌曲或赞美诗改为世俗歌曲,唱出他们希望联合力量改变社会现状的心声。这反映出
A.工人意识到自身困境的根源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
C.工人阶级迫切需要理论指导D.工人阶级渴望建立自己的政党
2021-09-23更新 | 539次组卷 | 17卷引用: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高一历史课后培优分级练(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3 . 二战后,有英国历史学家指出: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几乎毫无例外地无视被剥削阶级在历史进程中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作用。为此,他呼吁将英国人民真正的历史——人民反抗和人民作为创造者的历史——还给他们。据此判断,这位历史学家的研究
A.可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B.具有鲜明唯心主义色彩
C.认为英国没有真正的历史D.为英国的冷战政策服务
2021-05-26更新 | 1099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第七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一检模拟历史试题(一)
4 . “社会主义”这个概念提出来还不到两百年,但从其实质含义来界定社会主义可以向上追溯五百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516年托马斯·莫尔发表《乌托邦》(乌托邦意为"空想的国家")。

1824年空想社会主义著名代表人物欧文开始新和谐移民区实验。

1831年、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运动。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

1871年巴黎公社。

1880年恩格斯发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系统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9世纪最后30年第二次工业革命蓬勃兴起,世界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

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原则。

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6年中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1957年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0世纪末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2012年中共十八大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就“社会主义发展”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阐释。(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2021·重庆合川·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斯威暴动是发生在1830年英格兰农村的一场骚乱,农民破坏了数以百计的农业机器(超过90%是脱粒机,当时最重要的农业机械)。最终,农场主们不得不作出妥协,给予农业工人更好的待遇。这反映了
A.技术革新推翻旧就业格局B.农民思想落后于时代潮流
C.农业工人反抗意识在觉醒D.机器生产使工人生活困难
2021-05-08更新 | 332次组卷 | 8卷引用: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高一历史课后培优分级练(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6 . 大致来说,《共产党宣言》地域传播总的路线是:在伦敦面世,1848年后登陆欧洲大陆,开始在欧洲各国流传;之后,传播按两大主线进行,一路跨过大西洋传向美洲,一路传向俄国,再扩散到亚洲和非洲;最终,传遍了整个世界。由此可知,《共产党宣言》
A.在德国诞生B.具有科学性C.反映时代性D.传播速度快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