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空想社会主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张载是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思想家,理学的奠基者之一。年轻时,范仲淹曾勉励他读《中庸》,学儒家之学。张载读完仍未感满足,又读遍佛家、道家之书。几年后,又发现这些都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便回过头来求之六经,悟出了儒、佛、道互补的道理。回乡后,张载亲自带领学生进行恢复古礼和井田制的实验。前者是为了用儒家礼制净化民俗民风,后者则是为了缓和土地兼并所引起的社会矛盾。特别是对井田制,张载用心最多。他与学生买了一块地,按照《周礼》的模式,划分为公田、私田数井,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企图证明井田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根据龚杰《张载评传》整理

材料二 罗伯特·欧文,1771年出生在英国一个贫苦的手工业者家庭。欧文从小目睹了资产阶级对广大工人和劳动人民所进行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1800年,欧文管理了一个拥有2500多个工人的工厂。他在自己的工厂里开始了第一步实验。他缩短了工人的劳动时间,禁止使用童工,取消针对工人的罚款制度,尽力改善工人的工作条件。他创办了工人食堂、托儿所、幼儿园,设立工人学校,设立医疗费和养老金制度。欧文在提高了工人福利的同时也积攒了一大笔钱。

1821年,他公开提出建立一个财产公有、权利平等、共同劳动的新社会。1824年,欧文变卖了所有家产,从英国来到美国。他在印第安纳州购买了3万英亩土地,按照自己的理想建立起一个“新和谐公社”。公社实行生产资料公共占有,权利平等,民主管理,共享劳动成果等原则。“新和谐公社”的建立,引起了全世界注意,人们从世界各地纷纷赶来,热情参加和谐公社的建设。

——根据柯尔【英】《社会主义思想史·第一卷》和《欧文文集》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张载和欧文各自开展社会实验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张载和欧文都探索了理想社会,分析两者的异同。
2 . 工业革命引发社会阶级关系和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文明时代是一个“机器时代”。机器几乎渗透到社会的一切领域……社会面貌变化之大,可谓天翻地覆,令人眼花缭乱。……当然,工业文明实现的不仅仅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自然环境的变化,它还带来人类在民族、国家、社会关系以及精神和思想领域的全方位巨变。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傅立叶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在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的利己主义统治下的“恶性循环”的社会。利己主义支配着所有的人,以致整个社会制度和思想体系都把自私自利作为一切打算的基础,因而在文明制度中,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对立的,每个人都以损人利己为能事,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文明社会的一切罪行和灾难的直接渊源和最集中的表现,就是资本主义的商业制度。……傅立叶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建立在公平正义基础上的和谐制度,这一制度是以情欲引力、均衡分配、阶级融合为其要素的。

——摘自徐觉哉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观

材料三   随着向帝国主义过渡,这种不平衡加强了,这主要表现为一些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往往以跳跃的方式,在很短的时间内赶上和超过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是,与帝国主义各国实际力量的这种新变化情况相反,各帝国主义国家所占有的殖民地、市场和势力范围,却是按照旧的力量划分的。……帝国主义之间的斗争造成了国际关系上的分化、改组和重新组合,结果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形成了两大敌对的军事侵略集团。

——摘自刘明翰 海恩忠《世界史简编》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列举棉纺织业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过程中的一系列“机器”,从生活方式和自然环境变化的角度简述工业革命的影响。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傅立叶的主要主张并分析其设想之所以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的原因。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用一句话概括“不平衡”的含义,简要分析欧洲“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形成的主要原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他们根本没有想到资本家和工人之间成为两个在经济上对立的阶级,更没有想到实现他们的计划要牵涉到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大规模斗争。

——G·D·H·柯尔

材料二   这些改革者肯定没有考虑过革命或阶级斗争的问题。实际上,他们几乎从来就没有考虑过自己精心制作的蓝图如何才能被付诸实践。而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他们才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者。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材料三   他们看到了阶级对立,但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他们拒绝……一切革命行动,想通过和平途径达到自己目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P115


(1)根据材料回答,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代表人物。
(2)阅读材料分析为什么说他们的思想具有空想性?
(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马克思主义三大理论来源以及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15年以前约30年期间,发生了两次“革命”。一次与法国有关,主要是政治性的,涉及政府组织、公共权力和权威、公共财政、税收、行政机关、法律、个人权利以及社会各阶级的法律地位等。另一次“革命”则带有更多的比喻含义,主要是经济性的,涉及财富生产、制造技术、自然资源的开发、新技术的进展、资本的形成,以及向消费者销售产品等。后者之所以首先在英国发生,是由于英国社会具有某些政治特点,由于英国依赖早期商业和航海上的成就,也由于英国式生活鼓励个人冒险和革新精神。

——据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至1870年)(上)》改编

材料二   社会主义者致力于减轻由资本主义和工业化所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他们认为在工业巨头与普通劳动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财富差异。因此痛心于这种经济上的不平等,声讨允许劳动剥削存在的制度。早期的社会主义者发展了启蒙思想对于平等的理解和认识,认为平等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还包括政治、法律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并期待在未来建立一个公正平等的社会。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者都持有这个基本观点,然而他们对于什么才是建立并巩固一个理想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佳道路却各持己见。

——摘自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一次与法国有关”“革命”的名称。并结合所学,概括“另一次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提炼早期工业化时期社会主义者的主张。结合所学,简述19世纪上半叶社会主义者对于“建立并巩固一个理想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佳道路却各持己见”的表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反映的主题可以概括为(     
A.欧洲工人运动溯源B.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过程
C.普法战争原因探析D.国际共产主义发展历程
2020-11-24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中有一部分人醉心于教条的实验……醉心于这样一些形式的运动,即放弃利用旧世界本身内的一切强大手段来变革旧世界的思想,却企图躲在社会背后,用私人的办法,在自身生存的有限条件的范围内实现自身的解放,因此必然是要失败的。"马克思上述言论
A.指出了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B.主张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C.揭示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D.鼓励工人阶级开展议会斗争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836~1848年在英国发生的争取实现人民宪章的工人运动,是世界三大工人运动之一。宪章运动的目的是,工人们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普选权问题是饭碗问题”,工人阶级希望通过政治变革来提高自己的经济地位。英国宪章运动和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法国里昂丝织工人起义称为世界三大工人运动,表明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但其最后失败,失败的原因是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资本主义呈上升趋势。

——《英国宪章运动》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英国宪章运动爆发的时代背景。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英国宪章运动失败的原因和其存在的意义。

2018-04-19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 2018 年春季期中联考高二历史试题
8 . 亚当·斯密曾说:“当一个人的全部心思都用在一只扣针的十七分之一或一只扣钮的十八分之一的时候,见识必然更有限。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切商业国,下层阶级人民都非常愚笨。”材料在一定程度上
A.反映工业革命制约民主思想发展
B.揭示工人运动兴起的原因
C.说明了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失灵
D.彰显了工厂制度的优越性
9 . 1908年,刘师培文章中指出:“欲明欧洲资本之发达,不可不研究斯编(注:指《共产党宣言》)。”他在这里强调:(   
A.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B.研究《共产党宣言》有助于了解欧洲
C.社会主义是中国复兴的希望
D.社会主义是欧洲发达的原因
2016-11-18更新 | 8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辽宁省瓦房店市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最近二十五年来大工业已有很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特别是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

材料二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材料三   华尔街金融危机的蔓延,使很多西方人反思美式自由市场主义的弊端,批判资本主义的鸿篇巨制《资本论》重新成为读者的宠儿。2008年10月17日,马克思著作《资本论》在法兰克福的“卡尔·马克思书店”已告售罄。“连银行家和经理们也开始读《资本论》。”柏林卡尔·迪茨出版社经理说,“马克思主义绝对火。现在,马克思又成为了时尚。”

——2008年10月18日《新华网》


(1)根据材料一,分析作者认为导致“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的原因。
(2)指出材料二中所说“特殊的运动规律”是指哪个理论。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论述这一理论的著作。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一个半世纪后马克思主义“又成为了时尚”的原因,你认为对马克思主义应持怎样的科学态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