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冷战”后时代的世界是一个包含了七个或八个主要文明的世界。文化的共性和差异影响了国家的利益、对抗和联合。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绝大多数来自不同的文明。下图对此作了概括:



阅读材料,就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变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提出一个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社会主义思想发展政治现象
19世纪早期圣西门、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在讴歌工业革命的同时,反对私有制、主张公有制,但从未认真考虑过如何彻底解决现存社会的问题欧洲爆发了三大工人运动
19世纪中后期《共产党宣言》在肯定资产阶级历史贡献的同时,坚信资本主义将因无产阶级的斗争而被推翻巴黎公社建立
20世纪初列宁主义者认为帝国主义时代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或者数国首先胜利;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十月革命成功。
共产国际成立
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打破对俄国革命模式的迷信,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探索出一条符合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成立。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出社会主义思想或国际工人运动发展的任一趋势,并对此趋势做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趋势,阐述须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如图所示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整体趋势。与“③”对应的是
A.英国宪章运动B.《共产党宣言》问世
C.巴黎公社运动D.俄国十月革命爆发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巴黎公社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在政权建设方面,废除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和议会,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并建立了工人阶级自己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机构;还规定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在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规定公社职员的薪金最高不得超过工人的最高工资即年薪6000法郎;等等。但是,公社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也没有同外省的革命者取得联系,更没有发动广大农民,造成后来财政拮据,孤军奋战。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

材料二   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

材料三   苏维埃政府成立后,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废除旧的等级制度,宣布国内各民族人民的权利平等,废除教会的一切特权。苏维埃政权接管银行、铁路,对企业开始实行工人监督,后来将大企业收归国有;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世界近代现代史·下》


(1)结合材料一、三分析巴黎公社与苏维埃政府采取的措施的相同点。
(2)结合材料二,分析巴黎公社与苏维埃政府之间的关系。
(3)苏维埃政府的革命措施与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相比较有哪些主要的进步性?
2020-12-24更新 | 150次组卷 | 15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东省郯城县第一中学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政府取消了原有剥削阶级的政治压迫职能,代之以新社会的公共服务职能。“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职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趋势。”在经济改革和发展方面,公社做了大量工作,它停止了面包行业帮工、夜工制度,维护工人生存权利,由工人协作社重新组织生产,另外还给企业主保留获得补偿的权利。……“在那里在,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巴黎公社就是按照这样的原则构建自身体制的。

——《政治体制改革视域下的巴黎公社政治文明探析》

材料二     在列宁看来,建立巴黎公社式的政府不是实施社会主义,而是为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初步的、具体的步骤。列宁指出,在有的人看来,“似乎巴黎公社想‘立刻’实话社会主义,实际上不是这样。可惜的是公社迟迟没有实施社会主义。公社的真实本质并不在于资产者通常寻找的那些地方,而在于它创造了一种特殊的国家类型。这样的国家在俄国已经诞生,这就是工兵代表苏维埃!”

——《误解与分蛙——列宁与加米涅夫等人关于〈四月提纲〉的争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巴黎公社建立的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月革命能够成功的原因。
2020-12-06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伊春市伊美区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70—1918年世界历史大事(部分)


——据刘宗绪《世界近代史》等整理


学习历史不仅要关注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还要把握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揭示历史演进的规律和趋势。整体把握材料信息,提出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7 . 从1917年到2017年的百年间,各种力量不断地分化组合,影响着世界格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917年俄国革命经历哪两个阶段?革命的成功对世界局势产生怎样的影响?
(2)二战后,美国为遏制社会主义力量,在欧洲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形成怎样的世界格局?
(3)20世纪70年代后,新兴政治力量崛起,冲击了原有的世界格局,世界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该趋势对国际关系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7年11月11日,中华革命党(中国国民党前身)人主办的《民国日报》报道说:“俄京激烈分子突起骚扰推倒克伦斯基政府之报告所怀意见皆谓不过激烈派暂时掌握政权,然俄国之中等社会及哥萨克团必将互相联合而与之反抗,故激烈派之天下仅为一时之现象。由此以观俄国大局,断不致因此次之改变而根本上之动摇也”。

11月14日,《大公报》报道:“克伦斯基总理率军讨逆……俄国叛党之势力如临风之烛,持久有限,俄国人民无不钦仰克伦斯基总理。”

材料二   1918年6月17日,《民国日报》社论称俄国为“民主友邦”,称布尔什维克为“新派”。同年夏,孙中山致电列宁和苏维埃政府:“中国革命党对贵国革命党所进行的艰苦斗争表示十分钦佩,并愿中俄两党团结共同斗争。”

材料三   1921年中共“一大”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规定:“党采取苏维埃(译为:代表大会)的形式,把工农劳动者和士兵组织起来,宣传共产主义,承认社会革命为我党的首要政策。”


请回答:
(1)《民国日报》《大公报》对俄国彼得格勒起义的报道何相似之处?
(2)对于俄国十月革命,材料一、二中《民国日报》的评论有何不同?分析原因。
(3)结合上述材料总结1917—1921年间我国社会舆论对十月革命态度转变的趋势。
(4)舆论对十月革命态度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7年11月11日,中华革命党(中国国民党前身)人主办的《民国日报》报道说:“俄京激烈分子突起骚扰推倒克伦斯基政府之报告所怀意见皆谓不过激烈派暂时掌握政权,然俄国之中等社会及哥萨克团必将互相联合而与之反抗,故激烈派之天下仅为一时之现象。由此以观俄国大局,断不致因此次之改变而根本上之动摇也”。
11月14日,《大公报》报道:“克伦斯基总理率军讨逆……俄国叛党之势力如临风之烛,持久有限,俄国人民无不钦仰克伦斯基总理。”
(1)《民国日报》《大公报》对俄国彼得格勒起义的报道何相似之处?
材料二 1918年6月17日,《民国日报》社论称俄国为“民主友邦”,称布尔什维克为“新派”。同年夏,孙中山致电列宁和苏维埃政府:“中国革命党对贵国革命党所进行的艰苦斗争表示十分钦佩,并愿中俄两党团结共同斗争。”
(2)对于俄国十月革命,材料一、二中《民国日报》的评论有何不同?分析原因。
材料三 1921年中共“一大”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规定:“党采取苏维埃(译为:代表大会)的形式,把工农劳动者和士兵组织起来,宣传共产主义,承认社会革命为我党的首要政策。”
(3)中共在“一大”上提出学习十月革命的哪些成功经验?
(4)综合以上材料,国共两党都肯定十月革命,其动机是否相同?原因是什么?结合上述材料总结1917—1921年间我国社会舆论对十月革命态度转变的趋势及认识。
10 . 如表1917年列宁的部分重要文章、信件及会议讲话(节选),如表中列宁观念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4月我不但没有指望我们的革命立刻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而且还直接提醒不要有这种想法
7月做一个真正的革命民主主义者,那就不能害怕走向社会主义的步骤
11月任何一个政党真正想要成为人民的政党,就必须明确地、斩钉截铁地说:我国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
A.俄国革命形势的迅速变化
B.社会主义革命理论渐趋成熟
C.国外武装势力的不断干涉
D.布尔什维克的群众基础壮大
2022-07-09更新 | 701次组卷 | 10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