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巴里扬曾说:“1917年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和与此相连的国内战争,较之其他国家类似革命,完全可以被称为‘伟大的革命’。”这一观点的依据是,这些革命
A.埋葬了沙皇的专制制度B.推动了俄国的社会转型
C.结束了资产阶级的统治D.实现了无产阶级的专政
2 . 十月革命不仅产生了一种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新的思想意识”,而且还“深刻地影响了一战后数十年世界历史的模式”。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效仿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由此可知(       
A.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B.苏俄开创了现代化的新模式
C.资本主义已经全面走向衰落D.各国革命应该复制苏俄模式
2022-06-14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宜兴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教学调研历史试题
3 . 1917年3月中旬,加米涅夫和斯大林连续发表文章,主张只要临时政府不直接危及群众利益,就应给予支持;要求放弃无条件反对战争的立场,改行对临时政府施加压力以迫其开始和谈的策略。这个主张得到了党内大多数人的支持。这表明当时(       
A.临时政府反对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B.沙皇残余势力仍对革命存在严重威胁
C.布尔什维克党对革命形势认识尚不明晰D.国际局势不利于俄国革命持续深入发展
2022-06-09更新 | 11936次组卷 | 65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关山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十月革命后,列宁系统提出了国家资本主义理论,把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概括为:“允资”、“用资”、“学资”、“胜资”,并详细阐述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四种形式。这一理论
A.推动苏俄工业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B.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C.奠定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思想基础
D.成为战时共产主义的理论源泉
5 . 国际关系风云变幻:

材料一   一战后建立的国际新秩序

国际会议主要内容
1919年战胜国召开了巴黎和会同盟国签订一系列条约,以对德《凡尔赛和约》为主。主要内容包括: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
1921-1922年战胜国召开了华盛顿会议美、英、日、法、中等九国签订《九国公约》,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
美、英、日、法签订《四国条约》,迫使英日同盟终止
美、英、法、意、日签订《五国海军协定》,限制各国海军军备,美国获得和英国同等的海军地位

材料二   列宁从理论上和政治策略上促使布尔什维克党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使无产阶级能够在“十月”首先夺取政权,并在1918年退出大战,然后解决国内发展问题。……孙中山曾言:“有了俄国革命,世界人类便生出一个大希望。”从此,资本主义不再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唯一选择。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姚海《俄国革命》等

材料三

示例:《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1938年,德国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英法实行绥靖政策,将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这进一步鼓励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一切都过去了。缄默的、悲哀的、被抛弃的、支离破碎的捷克斯洛伐克,已在黑暗之中。长期以来,他追随法国的领导和政策,和法国站在一起。结果使他在各方面都吃大亏……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图三 联合国家宣言 图四 雅尔塔会议三巨头
(1)指出一战后战胜国建立的国际体系的名称。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体系的影响。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俄国革命给“世界人类”带来“大希望”的理由。
(3)20世纪30—40年代是国际关系剧烈变化的时代。依据材料三模仿图一的示例,从图二、图三中任意选择一例,评述其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
6 . 如图为纪念某一历史事件100周年发行的纪念邮票,该事件之所以被历史所铭记,是因为它
A.迎来了新的历史纪元B.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C.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D.赢得了抵御国内外反动势力围剿的胜利
2022-05-31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诞生的科学社会主义是西欧工业资本主义时期物质生产、阶级斗争和思想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思想领域实行伟大变革的结果。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巴黎的无产者,目睹统治阶级的无能和叛卖,已经懂得:由他们自己亲手掌握公共事务的领导以挽救时局的时刻已经到来……他们已经懂得:夺取政府权力以掌握自己的命运,是他们无可推卸的职责和绝对权利。

——1871321日《法兰西共和国日报》第80

材料三   (布尔什维克)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始终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和领路人。……布尔什维克在(1917年)11月以彼得格勒苏维埃的名义发动了一次夺权运动。随后不久,莫斯科政权也被苏维埃夺取。…终于在1920年代末拉制了前沙皇俄国大部分地区。

——大卫科兹《来自上层的革命》


(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指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的标志并概括其诞生的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的意义是什么?
(3)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夺权运动”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一运动有何开创性的历史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17年4月,列宁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第一阶段政权落到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列宁提出俄国革命应向第二阶段过渡的主要依据是
A.俄国专制政府难以满足民众诉求B.无产阶级专政符合时代潮流
C.俄国资产阶级革命任务基本完成D.无产阶级代表工农群众利益
2022-05-07更新 | 405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有观点认为:1917年的形势下,十月革命并非政变……考虑到俄国特殊的国情,让临时政府去发展资本主义,至少在工业化方面不大可能达到斯大林模式的苏联那么高的成就。上述观点
A.认为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失民心B.论证了十月革命道路的合理性
C.全面正确地分析了斯大林模式D.说明布尔什维克政治号召力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17年8—9月,列宁写成的《国家与革命》一书中特别注意到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以及巴黎公社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如廉价政府、公职人员的选举和罢免、兼管行政与立法的公社等。列宁意在
A.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B.正为推翻沙皇统治作准备
C.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指出了武装夺权的新方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