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的成立及其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国旗的变迁记载着历史。从下列中国国旗的演变最能体现的是
A.国家领土变化B.国家性质变化C.思想文化变化D.国际地位变化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临时约法》规定人民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及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政治自由,但是却没有规定如何保障人民享有这些权利和自由。据当时《独立周报》记载:“与农夫田父谈于树林之下,语以代议制度之善,及国会选举之不宜草率投票,则皆瞠目而不解,叩其故,则日:吾人困于土匪军队之不暇,何暇及其他。”后来的选举法又对选民资格作了性别、年龄、财产等种种条件限制,使妇女、贫苦群众和一部分资产阶级丧失了选举权。

——摘编自刘东、曹均学《对辛亥革命是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几点思考》

材料二   根据《选举法》的规定,从1953年下半年开始,全国各个地区的民主选举逐步展开。选举的那一天,选民们穿上自己认为最漂亮的衣服,高高兴兴地来到选举站。天津市四区郭庄子女青年蒋宝珍,结婚时正赶上选举,她为了投票,等了两个钟头才上花车,她说:“结婚是大事,选举更是大事;结婚是喜事,选举更是喜事。”全国进行基层选举的单位共有21.4798万个,进行基层选举地区的人口共为571434511人,全国参加投票选举的选民达2.78亿人,占登记选民总数的85.88%。

——摘编自柳润涛《新中国首次大规模普选始末》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年民众对于选举的态度及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民国初年选举相比,新中国首次普选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首次普选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