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的成立及其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下图所示为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批注版)第一条。据此可知,新中国婚姻法(     
第一条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妇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
封建婚姻制度有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包办强迫。在旧社会里,青年男妇的婚姻……
①注重群众普法教育②坚持社会主义原则③彰显反封建民主精神④体现保护弱势群体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2 .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出现了五个省级自治区。据下图,最后成立的自治区为(     
A.①B.②C.③D.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15年,袁世凯启用《中华雄立宇宙间》为国歌中华雄立宇宙间,廓八珽,华胄来从昆仑巅,江湖浩荡山绵连,勋华揖让开尧天,亿万年。
19267月,广州国民政府决定把《国民革命歌》(原为《国民革命军军歌》)定位国歌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齐奋斗,齐奋斗。
19499月,1935年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位国歌,后定为正式国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从上表国歌变迁中提出论题并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观点明确;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021-06-17更新 | 483次组卷 | 1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甘肃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4 . 建国初期《中国建设》杂志刊登了许多外国读者的反馈。一位印尼读者表示“今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中国的少数民族是如何在人民政府的治理下享有和平和繁荣”。一位印度读者写道“在新中国少数民族是如何平等地享有全部自由,还享有自由的区域去实现进步和繁荣。”这些反馈直接表明外国读者
A.赞赏新中国的民族政策B.讴歌中国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C.认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认识到爱国统一战线的优越性
2021-06-01更新 | 1927次组卷 | 39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是1953年12月,北京市人民群众打腰鼓、扭秧歌,庆祝普选的一幅图片。对此图片解释正确的是
A.为第一届人大召开奠定基础B.人民政治协商制度得到落实
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已经形成D.女性在选举中占据主导地位
2021-04-16更新 | 371次组卷 | 5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成立后,政务院副总理和政务院领导成员中各民主党派人士的比例超过50%,政务院下属机构正副职中各民主党派人士的比例超过40%。这说明
A.各民主党派积极参与国家政权建设
B.新中国建立了有自己特色的民主政治
C.新中国实现了所有政党联合执政
D.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权中居领导地位
7 . 1939年边区参议会成立,这既是一个有广泛代表性的民意机关,又是一个最高权力机关,人民通过参议会行使选举权,参议会的选举以直接的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凡赞成民主抗日的不分民族、阶级、党派、性别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边区参议会
A.实行直接民主强调人民主权
B.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C.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D.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提供了借鉴
2019-04-29更新 | 2840次组卷 | 40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期常见人名
古代中国福、禄、贵、寿、荣、千秋、延年、延龄、松龄、安、宁、和、顺、富、仁、义、信、忠、孝、德、修、文、武、贤等;
20世纪50年代到
60年代中期
建国、建军、和平、爱华、国华、建民、国强、新民、新华、抗美、保国、卫国、跃进、超英、超美、红专等;
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卫东、卫红、向东、文革、红卫、卫兵武、爱武等;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波、涛、浪、飞、海、宇、彬、斌、博、璐、鑫、琳、颖、捷、睿、静、洁、莹、晨、露、晓、雪等。

——摘编自张书岩《从人名看50年的变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史知识,对上表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2018·江苏南通·一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见当时政协
A.转变为计划经济指导部门B.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C.主要担负起统一战线职能D.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10 . 下表是新中国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构成人员与比例情况。以下各项是对此表的理解,正确的是

届数

第一届

第二届

代表总人数

1226

1226

中共党员

668(占比54.5%

708(占比57.7%

民主党派

274(占比22.3%

284(占比23.2%

无党派

284(占比23.2%

234(占比19.1%


A.巩固了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
B.代表包括各党派与无党派代表
C.体现了社会主义多党制原则
D.反映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