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这一规定
A.标志着民主革命的完成B.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原则
C.反映了基层民主的创新D.体现了政治协商的特点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在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和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统治的斗争中,不断加强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的政党体制,形成了“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基本特征。多党合作制度在中国的政治和社会中显示出独特的政治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在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编自韩恩山《浅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现实意义》

材料二彭真同志曾在宪法修改草案的报告中指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和根本原则”。在国家机关与人民的关系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摘编自人大制度研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则》

材料三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做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摘编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的原则。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的具体表现。
3 . 下表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合理的是
史实结论
A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口号,得到了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热烈响应揭开了筹建新中国多党联合执政的序幕
B1964年1月28日,法国《世界报》刊登了中法两国建交的公报中国打破了长期的外交僵局
C1964—1974年十年间,我国未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遭到彻底破坏
D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新型政党制度

A.A
B.B
C.C
D.D
4 .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我党同党外民主人士长期合作的政策,必须在全党思想上和工作上确定下来。我们必须把党外大多数民主人士看成和自己的干部一样,同他们诚恳地坦白地商量和解决那些必须商量和解决的问题。”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①《共同纲领》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政治协商制度 ④民主集中制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19-06-08更新 | 4471次组卷 | 64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同学在自学“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一专题内容时,自制了多张学习小卡片,请指出有几个错误。卡片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卡片2: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卡片3: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卡片4:《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019-02-03更新 | 165次组卷 | 2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好花终须绿叶扶”、“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这些说法最能说明新中国实行哪一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必要性(  )
A.一国两制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D.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7 . 下图是1949年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名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B.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C.从此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
2019-01-14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安徽省阜南县2018-2019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联考历史试题
8 .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3人,56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27名,几乎占到一半。这说明当时中国
A.重视政党政治的创新
B.形成了联合执政局面
C.各党派政治见解一致
D.爱国统一战线聚人心
9 . 1954年12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人民政协要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建设计划;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这些规定
A.为社会主义民主奠定了基础
B.表明人民政协具有参政议政职能
C.说明人民政协是国家权力机关
D.贯彻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10 . 建国后某一时期,作为统一战线的政治组织——人民政协继续起着调整阶级关系、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
A.政治协商制度已经初步建立起来
B.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C.政协成为各党派联合执政的机构
D.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已发生改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